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纳豆激酶的功效与作用(纳豆激酶的十大功效)……

123456789

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卫生日。当日,“道清源518脑血管日中日论坛暨纳豆激酶团体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论坛汇聚了中国及国内心脑血管健康领域相关机构的专家,深入探讨了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成果,以及纳豆激酶产品的开发,并发起了纳豆激酶行业团体标准倡议。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心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盛行,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在低龄化和低收入群体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指出,纳豆相关食品的团体标准制定是通过本次论坛发起,使产品的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实现。从营销方面,人们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对于管理者来说,有章可循,有据可循。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为吃纳豆提供了新思路。

日本是世卫组织公布的世界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成果明显。东京医科大学健康运动医学首席教授滨冈隆(Takashi Hamaoka)在致辞中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控制得益于日本人传统的健康饮食习惯。

滨冈隆提到,预防血栓形成要从两方面进行:规律饮食和加强运动。禁烟,少喝酒,多运动,可以改善人体机能,减轻身体负担。但同时他也指出,很多日本人,尤其是老年人,很难坚持锻炼。因此,有必要丰富和提高营养摄入,以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

据滨冈孝(Takashi Hamaoka)介绍,日本进行了纳豆激酶预防血栓形成的科学实验;通过人工血栓检测纳豆激酶和纳豆是否能降低风险。最终实验证明纳豆激酶对预防血栓有积极作用,纳豆有效但效果不明显。

日本生命科学研究所负责人Hiroyuki Hara和日本纳豆激酶协会会长Akihiko Muhei分别致辞,阐述了各自机构在纳豆激酶生产技术和品质鉴定方面的先进技术。

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的超市和日本料理店中,纳豆和相应的菜肴越来越多,市场上也出现了以纳豆为原料的食品。然而,如何充分发挥纳豆激酶的作用,如何规范纳豆激酶产品的市场开发,成为业内的一大研究点。

国内纳豆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纳豆产业及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李红介绍,2001年,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符合GMP标准的纳豆生产车间,纳豆在这个车间正式生产上市销售。

随着国内对纳豆食品的了解和对其营养保健价值的需求,国内对纳豆产业化的需求迅速增长,从一开始几乎为零的需求发展到目前2000~3000吨的需求。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纳豆相关产业产值的增加。据李红分析,目前纳豆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亿以上。

目前国内纳豆产品有四种:鲜纳豆、纳豆胶囊、纳豆配伍胶囊、纳豆激酶胶囊。其中,大部分产品属于普通食品,注册的保健食品有41种。

纳豆激酶组标准的制定已进入实施阶段。

中日专家讨论沙龙:讨论我国纳豆激酶团体标准制定的相关问题。

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标准属于基础标准体系,但更多差异化产品的市场控制缺乏专门标准来规范和管理,这是推动团体标准实施的关键。

会上,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周、日本纳豆激酶协会会长木寺明彦、东京医科大学健康与运动医学首席教授滨冈隆、日本生命科学研究所海外部代表袁宏志、道清源品牌创始人税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与食品研究所相关专家共同发起了纳豆激酶团体标准倡议。

明彦表示,日本纳豆激酶协会对不同类型纳豆激酶的活性判定和引用都有相应的团体标准,包括详细的实施细则。这对我国纳豆激酶团体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周认为,国标只是准入门槛,但通过制定“三标合一”的团体标准,可以大大提高对产品的要求。“我们要做的是把优质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如果我们达到这样的标准,我想这个标准就有意义了。”

同时,他还表示,希望通过专家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年内出台关于纳豆激酶的团体标准。

日本纳豆激酶协会会长昭彦木黑向道清源品牌创始人税颁发新证书。

清源是国内率先制定纳豆激酶团体标准的品牌。其创始人税信在发言中表示,品牌之所以愿意作为发起者,与行业协会一起推动团体标准的制定,一方面是希望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检测机构,为以后纳豆激酶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