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发烧最多不能超过几天(反复发烧几天属于正常)……
123456789
连日来,全社会和人民仍对新冠肺炎的新特点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感到困惑。
1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团队成员李益民(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中心首席教授)、杨子峰(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进行了一系列重磅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朱摄
致病性下降了多少?
钟南山表示,对于新冠肺炎,我们国家之前采取了严防感染的策略,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今天的奥米克隆并不可怕!”钟南山说,随着病毒的一代代变异,目前来看,感染后的病灶基本都在上呼吸道,很少到达肺部;感染者大多无症状,病情较轻。即使感染了,大部分人5-7天就会好。好了以后,就像又打了一针疫苗,再打就不容易了。
结合医院诊断和治疗的情况,李益民补充说,在这一波(疫情)中,重症患者(比例)并不多,而且这些重症患者并不是新冠肺炎自身的病情,肺部表现也不突出,这不同于原先由新冠肺炎引起的肺部感染。更多的表现主要是基础疾病加重,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治疗,治疗后很快就会恢复。
这和病毒本身的特性有关。钟南山分析:第一,传染性很强。以前的病毒是1: 3和1: 4。现在是1点18分。“再严密的围堵,也难以控制感染”;二是致病性明显减弱,主要体现在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根据奥米克隆疫情发生后的病例统计,我国感染人数不到0.1%。“这个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
如何理解目前的防控政策?
对此,钟南山认为,目前我国已相继出台“国十条”和“新国十条”,是基于疫情防控新形势对防控措施的科学优化和调整。
调整后,我们防控政策的重点转向关注重疾和预防死亡。在此基础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不过,钟南山提醒,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后不再预防感染,但我们还是要预防感染。“无论在哪里,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感染,大家都待在家里,没有人工作”,必然会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在现有的政策体系下预防感染仍然是必要的.”
其中,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是重点。因为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医护人员被感染,无论有无症状,感染后都会对自己进行隔离,从而影响很多其他疾病的诊治。因此,钟南山说,医务人员应该做好预防工作,看病时戴N95口罩。“医院绝对不能关,不仅是新冠肺炎,还有其他疾病!”
接种疫苗效果好吗?安全吗?
虽然致病性大大减弱,但由于其传染性很强,如果发生密集的大规模感染,也会加重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弱弱势群体的风险。对此,钟南山旗帜鲜明地呼吁加强疫苗接种覆盖率,尤其是老年人。
他说,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是有效的,因为病毒变异太快。目前证明效果并不好,会出现大量逃课现象。但老年人接种了疫苗,对重疾的防护力大大加强。
钟南山还澄清了社会上流传的两个误解。他说,首先是疫苗的安全性。与进口疫苗相比,国产疫苗的安全性并不低,反而更高。“我国的灭活疫苗已经接种了三针,对重疾的保护作用和mRNA疫苗是一样的。”第二,有人认为有基础慢性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是禁忌。他说,其实鼓励一般慢性病老人打车,国内外也有很多文件证明是安全的。事实证明,充分接种疫苗的老人,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几率微乎其微。
感染后有严重后遗症吗?
钟南山解释说,从医学上讲,后遗症是得了这个病之后一直存在的症状。比如小儿麻痹症导致的终身脊髓灰质炎,天花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损伤。目前,国内外对所谓“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感受很多是主观的,如全身乏力、嗜睡、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现在有个新名词“脑雾”,导致记忆力下降。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嗅觉和味觉的丧失等。,但这些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和消失。”所以这不叫后遗症。”
钟南山说,相当一部分后遗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感染后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后遗症,比如家庭负担、社会负担、邻居、孩子等方面。“我相信这些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并且与疾病最初的严重程度有关。所以说后遗症这么大,这么危险,这么绝对,是不对的。”
如何保护自己?感染了要不要去医院?
疫情防控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如何做好个人防护,钟南山也提醒,对于公众来说,还是要严格执行佩戴口罩,减少聚集,做好一些基础疾病的及时治疗。“现在经过优化调整,我们看到很多人有意识地减少社交,戴口罩的人比以前多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了。”
至于感染,钟南山建议,大部分人可以在家隔离,注意戴N95口罩,尽量减少家人感染,隔天检测抗原,过几天试纸就会阴性。如果你有症状,比如发烧,奥米克隆引起的发烧很少超过三天。如果三天后你仍然发烧,你应该去看医生。“如果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感染后很容易加重基础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与医院和相应的医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一旦有事,要立即送医救治。”
李益民表示,由于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弱势人群,大量一般人群不宜盲目服药,否则风险会更高。他特别指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希望自己能及时就医,接受针对性治疗。不要害怕去医院,因为害怕新冠肺炎生病。“正常治疗是对生命健康最好的保护。”
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对此,杨子峰回答说,近三年来,疫情的科学预警和预测有了新的手段。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再加上我们不断掌握的病毒变异发展规律,可以预测疫情的趋势和规模。
具体到广州此轮疫情,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根据模型的综合判断,杨子峰认为,第一,明年1月底2月初感染人数将达到高峰。“但这个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很多峰值抑制措施”;第二,到明年3月中下旬就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特别是“新国十条”实施后,钟南山明确表示,我的答案是:“不会!”我们国家的宗旨是“生命至上”。目前任何调整优化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即使是最新的“国十条”,本质上也没有放弃预防感染。
有人担心病毒会向“高致病性”方向变异;还是反复感染后症状会加重?钟南山透露,按照奥米克隆目前的发展趋势,国外出现了两种新的突变体,一种传播系数更高,但致病性更弱;另外一个,虽然还不清楚,就是“致病性大概率减弱”。
至于杨的恢复,钟南山认为意义不大。同时,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数据,感染后,大部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原标题:《钟南山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做了一系列重磅解读》
来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来源:中国新闻社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