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莲花清瘟功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好还是胶囊好)……

123456789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最近,公众对防疫有一些误解。例如,有人认为连花清瘟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可以作为预防药服用。有人认为奥米克隆是“大流感”;有人认为老年人不需要加强注射等。面对这些误区,专家给出权威回应。

误区一:“连花清瘟”可以作为新冠肺炎的预防药提前服用。

正解:“连花清瘟”对新冠肺炎来说不是预防药,而是治疗药。提前口服不能预防新冠肺炎。

自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连花清瘟胶囊已经耳熟能详。花清瘟胶囊确实被国家卫健委多次推荐,并写入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今年3月15日,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9版)》明确提出,建议处于医学观察或临床治疗期间的轻、普通患者(确诊病例)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作为治疗药物。但没有提到“连花清瘟能防新冠肺炎”。

很多医生也明确指出,连花清瘟是治疗药,不是预防药。提前口服不能预防新冠肺炎,因此如果没有症状,不建议使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方邦江表示,一般来说,连花清瘟胶囊只适用于轻度发热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不适合预防用药。中草药中含有多种电解质,脾胃功能不好、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服用此药。需要注意不适当的预防措施。

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弘也提醒,连花清瘟胶囊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药物,并非预防药物。提前口服不能预防新冠肺炎。方弘说,如果抗原呈阳性但核酸没有复查,且没有发烧、咽痛、咳嗽等症状,不建议服用。如有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可服用连花清瘟。

误区二:奥米克隆就是“大流感”,不用太担心。

正解:奥米克隆不是“大流感”,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

4月9日,在上海市松江区中海悦庭社区,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居民抽取核酸样本。新华社记者张摄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曾表示,奥米克隆是值得关注的最新变异菌株。与Delta变体相比,Omicron引起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较低,但它仍然是一种危险的病毒。感染者可能有各种疾病症状,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基础疾病患者、老年患者和未接种疫苗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人们仍然会因为这种变异而住院甚至死亡。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苗在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人群对新冠肺炎的免疫力不断提高,奥米克隆突变株本身的致病性不如其他毒株强。按照每100例的比例统计,感染者的临床严重程度确实下降了。

但是,无症状感染只是一个时不时的概念。今天的无症状感染,明天或后天就可能变成轻度或常见病例,所以更要注意其传染性。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奥米克隆疫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和社会危害及影响并没有减少。

据吴尊友介绍,有研究对2021年8-10月和2022年11-1月有关国家的病死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奥米克隆毒株在疫情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造成的死亡总人数高于疫情期间的德尔塔毒株。这也表明奥米克隆株的流行危害仍然严重,新冠肺炎并不是一场“大流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病率或死亡率很低。乘以14亿人口基数,绝对数字会很大。只有动态清除,才能消除疫情隐患,避免大规模人群感染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防止可能出现的大量老年人或基础疾病患者死亡。

误解3:花粉过敏患者不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正解:花粉过敏史不是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禁忌。

在4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明确表示,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峰期,有花粉过敏史并不是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禁忌。只有对新冠肺炎疫苗过敏的人、对新冠肺炎疫苗中的成分过敏的人或过去对其他疫苗严重过敏的人,才是在新冠肺炎接种疫苗的禁忌症。

那么,花粉过敏患者在接种疫苗时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吗?

对此,王华庆表示,如果花粉过敏的人处于过敏的急性期,尤其是花粉过敏引起的哮喘等症状严重的人,应该延迟接种疫苗。如有花粉过敏史,可接种疫苗,接种时应告知临床医生或接种员,并严格遵守接种后观察30分钟的规定。

误解4:老年人没有必要接受加强注射。

正解:老年人有必要接受加强注射。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疫苗后,因新冠肺炎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可降低90%以上。

4月9日,老人在流动接种车上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当日,一辆流动接种车驶入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项峻北里社区,为社区及周边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服务。新华社记者陈忠禹摄

4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冠肺炎老年人预防接种科普问答》。鉴于新冠肺炎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在全国部分地区仍较低,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如果没有绝对的接种禁忌症,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应尽早主动接种疫苗。

一些老年人认为,如果期待长期呆在家里或住在偏远地区,很少出门或去外地,感染的风险很小,没有必要接种疫苗。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目前部分地区输入性变异病毒传染性强,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出现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不出门,或者住在偏远的农村,仍然有可能感染病毒。特别是如果家里其他人在外工作学习,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老人感染。因此,老年人应该尽早处理好一切,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老年人有必要接种疫苗吗?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疫苗后,新冠肺炎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可降低90%以上。

给老年人打疫苗很有必要。根据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和免疫持久性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已完成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推荐加强免疫1剂,并已在全国实施。

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相对低于18 ~ 59岁人群,且一旦感染,重症和危重症比例也较高。因此,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而且要对已完成6个月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基础免疫者加强免疫,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误区5:抗原检测阳性可以确认你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正解:核酸检测仍是诊断新冠肺炎感染的基础,抗原检测可作为筛查特定人群的辅助手段。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的检测策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决定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国家卫健委特别表示,核酸检测仍是新冠肺炎感染诊断的基础,抗原检测可作为筛查特定人群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新冠肺炎抗原检测应用程序(试行)中也明确了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感染的基础。在核酸检测和确认过程中,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无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都要按照新冠肺炎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核酸检测呈阴性,但抗原检测呈阳性,则视为新冠肺炎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密切观察、连续核酸检测等措施。

来自:新华网

来源:每日甘肃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