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冬季养生的7个小常识(冬季饮食健康小常识)……
123456789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北风刺骨,草木枯萎,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人们应根据天气情况,在冬季保健中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注意心理调节
在寒冷占主导地位的冬天,一切都隐藏起来了。根据这种气候的特点,冬的精神主要是藏精以求静气。意思是人在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静,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养精蓄锐,不要过度劳累。
第二,保暖合适的衣服
冬天最重要的是服装,但要因人而异,注意“服装气候”。研究表明,当衣服表面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而衣服内层与皮肤之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 ~ 33摄氏度时,就形成了所谓的“衣服气候”。具体到老年人,由于其生理机能下降,代谢水平低,冬装宜轻薄保暖。年轻人新陈代谢能力强,自我调节功能健全,不宜穿太厚的衣服。婴幼儿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方面,他们身体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要注意保暖。另一方面,其新陈代谢旺盛,不宜覆盖过厚,以免出汗过多,影响健康。
此外,身体的一些暴露部位,如手、耳朵、鼻子、嘴唇等。,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冬天容易冻伤。应选择合适的手套、口罩、耳罩、围巾进行防护,防止冻伤或冻伤。
第三,饮食适合营养
冬季是膳食补充的最佳季节。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不痛”。作为产热高、性温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麻雀肉、鹿肉、牛肉、鸡肉、虾、桂圆、红枣等。,对虚寒、阳虚者尤为有益。冬季还宜吃甲鱼、甲鱼、鸭肉、鹅肉、莲藕、木耳等养阴之品,特别是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老年人。尤其是冬天,提倡吃热粥,既驱寒,又养胃治病。可谓一石多鸟。
第四,日常生活准时有序
对于冬季养生,自古以来就有“早睡晚起须待太阳”的说法,意思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必须早睡晚起,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起床。还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不要“早起”,肝病、肾病、胃病患者也不要“贪吃”。为了保持室内空空气清新,平时宜开窗通风。
第五,加强体育锻炼。
夏天要安静,冬天要活跃。冬天要在户外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适合冬天的运动有:室内:保健、太极拳、健美操、形体按摩等。户外:散步、慢跑、竞走、长跑、冬泳等。
监制:唐宏斌
监制:王廷斌邱晶晶
编辑:李迪娜
编辑:杨青青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