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橘红和陈皮的区别(橘红皮和橘红片有什么区别)……

123456789

陈皮、橘红、化橘红是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三种不同的中药。但是在使用中比较混乱。人们经常把橘皮和橘子皮混淆,或者把橘子皮当成橘子皮。

生物本源陈皮与橘红

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柑桔及其栽培品种,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陈皮和陈皮(橘皮)。

当橘子成熟时,采摘橘子皮,去皮并在阴凉处干燥。因为新鲜的橘子皮吃起来比较辣,橘子皮一直都是陈年很久的,所以也叫陈皮。

橙子成熟后,剥去果皮,去掉果皮里面白色的部分(或者直接剥掉果皮),晒干或者阴干,就叫橙子。元代王《汤本草》说:“橘皮若有长红者最佳,故称红皮陈皮。变白的叫橘。”

化橘红

柚不同于上述两种同科的重要物种。柚子来源于同科植物化州柚或柚(注:严格来说,后者不应作为柚子的来源。只是因为近代以前化州柚供不应求,所以在应用上用化州柚代替普通柚。旧药典把柚子列为柚子的来源,所以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柚皮的功效和化州柚相差甚远,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止咳的中药和中成药都冠以“橘皮”之名,实际功效却微乎其微。晒干的未成熟外果皮(与上述“橘皮”相比,是柚皮橙)。夏季采收未熟的果实,放入沸水中略烫,除去果肉和部分中果皮,将果皮切成5-7瓣(俗称“五爪”、“七爪”),定型,晾干,切成丝或片,生吃(老传统方法)。但通过现代生物学研究,化州柚幼果药用成分含量较高,所以近代逐渐将整个幼果切片或切丝入药。作为草药医生,本品最早见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文献中记载为“化州橙”。

药理与功效陈皮与橘红

关于陈皮、橘皮的功效,古代文献有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生肌经》:“橘皮入和胃药则留白,入和胃药则留白。”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应用橘皮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经验。现代医学工作者普遍认为橘皮性干,有祛湿化痰的作用。橘子可以祛湿和胃,没有燥的弊端。今天的《中国药典》(2000年版)分别收录了陈皮和陈皮,并对其功能主治进行了区分:“陈皮,理气健脾,祛湿化痰。用于胸院痞满、食少、呕吐、咳痰”;“橘、寒、湿、气、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积食、酒伤、恶心、反胃、胀满。

橘红与化橘红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主要有效成分的区别:橘皮的标志物是橙皮苷(C28H34O15),橘皮的标志物是柚皮苷(C27H32O14)。

橘子是橘皮外层的红色部分,比橘皮更暖更干。有益气化痰散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痰多。橘子味香、苦、微辛、不发散,但性温燥,能祛湿化痰,还能促进消化,故常用于咳嗽、痰多、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胀疼痛等。尤其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等症。

总之陈皮要用来调理肠胃。橘子宜作降气化痰药;烟酒过度可引起痰郁于胸,咳嗽气喘,故宜用橘皮。

历代混用情况及正本清源意见橘红与化橘红混用

从橘皮药材的发展史来看,橘皮是在橘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橘皮为白色,用于降气化痰,产生了橘白、橘皮。清代以前,橘是指带有白色橘皮的加工品。明末清初,化州柑因其疗效确切而得到进一步肯定,受到当时医生和官员的赞赏。康乾年间,关于化州橘的记述已经很多,后来很多学者的宣传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尤其是清代乾隆以后,化州地区,尤其是南方各省和沿海交通发达的省市,橘皮已常指橘皮。

因为历史上橘皮橙和化州橙的演变发展,也造成了品种的交叉和混乱。但清代用药的总趋势是化州橙可以入药,但橘皮橙不能代替化州橙,也就是说,药方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习惯,用化州橙或橘皮橙配药,但橘皮橙不能代替化州橙或橘皮。在实际使用中,建国前,中医方剂写“橘皮”“橘皮”“柚皮”为药,但橘皮用量最多。后来因为桔皮加工费时,产量低,50年代产量逐渐减少,60年代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柚皮。目前无论配方还是药物都要用柚皮和橘皮。

普通柚皮充化橘红入药情况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化州志》卷二《财物》记载:“(化橘红)其实不是橘子,皮厚味酸,不好吃。皮革是五块七块的,不是成对的。治痰如神,每一件真品都能得一枚直金…化州的假橘子很多,真的很少。今天广东橘柚的皮都填好了。”

其实,化橘红之所以叫“化橘红”,正是因为其功效与化橘红相似,但又优于其功效。所以药材名称前加“花”字,表示产地。据《化州志》记载,当时“化州药五十比九,无一为真品,以橘为上。”如果药方上没有写“华”橘,药店往往用橘、柚等皮入药。

清代中叶,化州县种植的化州柚有20多公顷。清末民初,战乱频仍,当局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导致化州柚树损失严重。化州柚产量下降,市场上逐渐出现柚皮与其他品种混杂的现象。其他柚皮也逐渐开始在市面上作为药材的替代品。

1977年版《中国药典》首次设立“化橘红”,包括化州柚和柚。在1985年及以后的《中国药典》中,化橘红包括化州柚(又称“毛菊红”)和化橘红(又称“广桔红”)。事实上,解放后,化州柚产量一度萎缩,使得化州柚产的橘皮难以为继。中国药典把柚子列为橘皮的来源之一,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毛橘红”与“光橘红”之鉴别

柚子的基本植物是化州柚。外表面为绿褐色或黄绿色,密被细毛(这是本产品最突出的特点),手感像柔软的毛毡,细小的凹坑稀疏分布。内表面黄白色或微黄色。果实又酸又苦,不能吃。又香又醇,味苦。

柚子是柚子的基本植物。外果皮黄绿色或黄褐色,无细毛,有明显皱纹和凹点。内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有脉纹。皮肤表面不规则,外缘有一排不规则的凹形油腔。油腔比毛橙大,内软有弹性,香气较淡,味苦微辛。果肉可食用。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有关专家根据各种科学方法,确定了毛竹和化橘红在原植物和显微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外果皮绒毛、茎无腺毛等。柚皮中总黄酮和柚皮苷的含量高于柚皮。前者的野漆树苷含量比后者高10倍,指纹图谱差异显著。这意味着毛菊红在祛痰、镇咳、消炎方面优于广菊红。可以证明,道地药材毛菊红的品质明显优于广菊红。

正是由于化州柚的稀缺性和药铺冒充药材的行为,造成了化橘红药材市场的混乱。所以中国药典把化橘红描述为多源药材。本案中《中国药典》中的“柚皮干”是化州柚荒时期的药材替代品。从分子水平看,化州柚与其他柚类品种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两者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功效也有很大差异。化州柚的柚类明显优于柚类品种。所以化州柚和柚子品种不要混淆,不要互相替代。

如今化橘红原植物化州柚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提高,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有效成分和功效优势明显。学者建议下一版《中国药典》将化州柚作为化橘红的唯一来源,以免日后用药混乱。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