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灰指甲各个阶段图片(灰指甲有哪几种类型图片)……
123456789
灰指甲是皮肤科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约占所有指甲疾病的50%。灰指甲是一种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的疾病。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灰指甲是由手足癣发展而来的。脚气也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复发率很高。与灰指甲的致病菌属于同一类。如果平时疏于治疗,在反复感染的情况下,毫无防御能力的脚趾甲可能会被感染。灰指甲初期症状不明显,进一步发展可能意味着指甲(脚趾)边缘开始变黄变厚,旁边的皮肤有脱皮和水泡。所以很多患者会问,这个症状严重吗?如何正确看待?本文为大家一一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这属于灰指甲的哪个类型
每种疾病都有其对应的疾病类型,灰指甲也不例外。边缘发黄、指甲变厚以及旁边出现的皮肤癣菌病对应于远端外侧甲下甲癣。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拇指容易出现。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慢慢感染其他正常的指甲,这也是病情加重的一种表现。如果不积极治疗,很容易造成指甲全部感染,进而指甲被侵蚀、破坏、脱落。少数人还可能引起甲沟炎,使治疗更加困难。
当前治疗方式以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为主,该如何选择呢?
由于远端外侧甲下甲癣属于甲癣的早期发展阶段,在症状相对较轻的情况下,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早期灰指甲主要用外用药治疗。当感染指甲较多或指甲大面积损伤时,医生可能会联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把握用法用量,请参考以下建议:
1.外用药物:
可以说是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方法,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外用抗菌药物阿莫罗芬搽剂,以及环吡酮胺、伊曲康唑等抗菌药物。此外,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和免疫调节药物(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也可根据病情变化使用。
根据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阿莫鲁芬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常规浓度为5%,可以在甲板上形成不溶于水的薄膜。膜中含有高浓度的阿莫鲁芬,能迅速渗透到甲床。然后形成药物池,持续抑制真菌的活性。[1]
莫罗芬搽剂使用频率不高,一周使用两次即可。到第五周,血药浓度已经达到饱和,可以调整为每周服药一次。外用药物的特点是使用频率低,不良反应少。所以大部分人会很容易接受。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在病甲数量小于3个,破损率小于50%的情况下单独使用。而且需要长期使用,比如手指甲6-9个月,脚趾甲9-12个月。如果病甲、趾甲损伤率高,需要配合口服药物。此外,有些人可能会有手足癣引起的指甲感染。治疗过程中可加入药膏联合治疗,使用周期为4-6周。
2.口服药物
常规口服药物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两者在治疗上有一定差异。联苯乙酮一般需要口服12周才能停药。食物不影响疗效。伊曲康唑则是间歇脉冲疗法,即连续服用一周,停药三周为一个疗程。手指甲一般需要2-3个疗程,脚趾甲一般需要3-4个疗程。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来确定选择哪种治疗方法。由于长期口服药物可能引起症状性肝损伤,建议使用3个月以上时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避免严重肝损伤,影响治疗进程。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对灰指甲的康复也很重要。例如外科指甲去除、光动力疗法、等离子疗法等。,也可作为一些特殊或疑难病例的治疗选择。
那么如何判断是单独使用外用药还是联合口服药?
根据诊疗指南,灰指甲数量少于4个,甲板受损少于50%时,可考虑外用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搽剂。如果感染指甲数量和指甲病变面积超过上述标准,或者有反复发作,可以考虑口服药物,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最后,如何判断灰指甲的治疗效果?
长期治疗后,大多数人认为指甲恢复正常就已经痊愈,从而忽略了真菌的极强隐蔽性,往往导致停药后复发加重。目前判断灰指甲疗效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新长出的指甲已经恢复正常和灰指甲检测阴性。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可以判定为临床治愈。
总结:
灰指甲作为皮肤科常见的灰指甲,传染性很强。适当的治疗药物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可以降低感染率和复发率。但这注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那么你愿意释放多少耐心来维持治疗呢?
参考资料:
1.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17 (1): 1-7。
2.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进展。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 (4): 114-118。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