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什么是夜盲症(治疗夜盲症的最好方法)……

123456789

引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营养的提高,现在夜盲症已经不是很常见了,但是临床上咨询夜盲症的朋友还是不少的。也许夜盲症这个名字既通俗又模糊。但是夜盲症是病吗?

失明就是俗称的“盲鸟”。顾名思义,就是人的视力很差,或者在黑暗的环境中或者晚上根本看不见东西。夜盲症的发生与人眼的暗适应有关。

什么是暗适应?

我们都有这个常识。人在长时间明亮的环境下突然进入黑暗的地方,起初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视觉敏感度逐渐增加,并逐渐能在黑暗的地方看到物体。这种现象被称为暗适应。相反,人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突然进入明亮的地方,一开始会感觉到一道耀眼的光,看不清物体。他们只能在一段时间后恢复视力,这就是所谓的光适应。

暗适应是人的眼睛在黑暗中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一般在进入黑暗场所后的前7分钟,人眼对光的感知阈值明显下降,之后又下降。在黑暗中大约25-30分钟后,阈值降到最低点,并稳定在这个状态。

据分析,暗适应的第一阶段主要与视锥细胞视色素合成增加有关。第二阶段,暗适应的主要阶段,与视杆细胞视紫红质合成增强有关。

与暗适应相比,光适应的过程非常快,一般几秒钟就能完成。其机理是视杆细胞在黑暗中积累大量视紫红质,在亮处遇到强光时迅速分解,然后对光不太敏感的视锥细胞可以在亮处敏化,恢复视力。

黑暗是人类视觉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周围环境的变化是巨大的,星星空和晴天的亮度相差几百万倍。如果没有这种明暗视觉适应机制,人就不容易在变化的环境中做出精细的视觉信息分析,也就难以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因此,视觉器官的适应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固定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哪些原因会引起夜盲?

夜盲症的病因往往是视网膜视杆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视杆细胞本身的病变,导致黑暗适应能力下降,以及我们的眼睛在暗光下的视觉功能下降。

但其实夜盲症并没有具体的诊断标准。比如暗适应降低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威海市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张忠伟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夜盲症应该是很多疾病引起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称之为夜盲症更准确。

夜盲主要分为三类:暂时性夜盲、获得性夜盲和先天性夜盲。

暂时性夜盲症主要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对维生素A吸收的影响,导致视网膜视杆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

威海市立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朱彬说,维生素A缺乏症的人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吸收功能障碍的人和不吃肉的素食者。由于维生素A代谢而导致肝脏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导致夜盲症。这种夜盲症是暂时的。维生素A缺乏只要及时补充,大部分很快就会痊愈。

获得性夜盲症常因视网膜杆细胞营养不良或自身病变所致。

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脉络膜缺血性萎缩等。这种夜盲症随着有效的治疗和疾病的恢复而逐渐好转。但改善的效果取决于视网膜细胞功能的恢复。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还是很重要的。

先天性夜盲多由遗传引起,尤其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杆细胞发育不良,逐渐失去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因此出现夜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主要有夜盲、视野狭窄和眼底色素沉着三种症状。

患者早期有夜盲症状,但中心视力正常。检查初期,视野内通常有一个圆形暗点。后来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视野向心收缩,夜盲症状逐渐加剧,直至白天行走困难。后期视野变管状,甚至失明。

先天性夜盲症有多种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连锁隐性遗传。近亲所生的孩子最常见。约1/3为散发病例。据估计,全世界有150万儿童患有夜盲症,这是眼底病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没有特效疗法。

夜盲症的预防与治疗

如果是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对防治夜盲症会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南》,正常成年人维生素A的推荐日摄入量(RNI),成年男性为800ug视黄醇当量,成年女性为700ug视黄醇当量(妊娠期和哺乳期应增加到800ug视黄醇当量和1200ug视黄醇当量),儿童一般推荐600 ~ 750 ug视黄醇当量。

天然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可被人体直接利用。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乳及乳制品(脱脂牛奶)和禽蛋中。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在人体肝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蔬菜、黄色蔬菜和水果,含量丰富的有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红薯、胡萝卜、青椒、南瓜等。

朱彬特别提醒,虽然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看似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但吸收率差别很大。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A可达70~90%,尤其是动物肝脏。早在1000年前,孙思邈就记载了食用动物肝脏可以治疗夜盲症。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虽然分布广泛,但其吸收率低至5~10%,其中只有β-胡萝卜素较好,在20~50%之间——如此低的吸收率与植物性食物中脂肪含量低、植物纤维对胡萝卜素吸收的影响有关。所以,要通过可靠的饮食快速补充维生素A,除了动物肝脏以外的所有食物都不指望了。

此外,由于维生素A本身不溶于水,离开肝脏的维生素A在血液、组织液和细胞中运动时总是需要蛋白质(如视黄醇结合蛋白)的陪伴——所以如果体内蛋白质资源匮乏,维生素A就很难全力以赴发挥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严格的素食者应该通过口服药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同时还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当然,口服药物补充维生素A的剂量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否则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

除了维生素A导致夜盲症,缺锌也会影响眼睛对黑暗的适应能力,补锌可以改善症状。肉类和红酒含锌量更高。失明还与热量摄入和蛋白质摄入不协调密切相关。因此,防治夜盲症,除了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外,还要注意补充热能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夜盲症并不是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如上所述,是因为视网膜视杆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给先天性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是没有意义的。大量服用鱼肝油或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都可能导致维生素A蓄积中毒。

(作者:威海市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广德)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