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说明什么)……

123456789

你检查过C反应蛋白吗?

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或者住院的时候,医生往往会开很多检查和化验。在众多检查中,有一项是非常常用的,尤其是对于有感染倾向的人。几乎每个病人都需要检测一次:

c反应蛋白。

但是这个指标上升意味着什么呢?一定是细菌感染?还是心血管系统有异常?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指标是什么意思。

@康复中心

一、 C反应蛋白。

1930年,有人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物质,它能与肺炎链球菌相互作用,与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C多糖结合,发生凝集反应。

当时发现这种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又因为能和C多糖反应,所以又叫C反应蛋白。

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还在临床上的C反应蛋白。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类似感染中还有许多其他物质,如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等。,但在这些物质中,我们使用C反应蛋白的频率最高。

而且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C反应蛋白的检测也越来越简单。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变化也能检测出来,迅速发现疾病变化。

但是,为什么炎症发生时,体内C反应蛋白较多?它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不仅仅是感染导致这种物质的增加,很多急性应激状态下C反应蛋白也会增加。

各种因素,包括白细胞介素或肿瘤坏死因子,都会刺激肝脏,使其合成更多的C反应蛋白,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对蛋白质的产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蛋白质C有很大的力量。能帮助钙离子与细胞膜结合,调节免疫功能,起到吞噬作用。

看到这些你可能会有点晕,还有很多奇怪的名词,但是总结一下,你很容易发现这种物质并不是一件坏事:

c反应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

一般来说,即使是正常人,体内也有少量的C反应蛋白,但量不多,每升血浆不超过5克。

超过这个值意味着什么?

二、是有炎症吗?

如果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当身体受到感染、创伤,甚至有肿瘤时,c-反应蛋白可以被刺激迅速升高。一般在身体受到刺激后的5~8小时内可以发生变化。

峰值会在24小时内出现,甚至是正常值的几百倍。但是,只要感染得到控制,那么C反应蛋白也会下降的很快,但会下降的很慢,一周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c反应蛋白与感染密切相关。如果怀疑是感染问题,医生会经常检测这个指标,根据其内容考虑不同的感染原因。

1. C反应蛋白<50mg/L。

这表明存在轻度感染,可能是局部细菌感染,如膀胱炎或支气管炎,也可能是心肌梗死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找源头。

2. C反应蛋白<100mg/L。

这个时候感染可能就很严重了。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以免进一步加重感染。

3. C反应蛋白>100mg/L。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说明有非常严重的细菌感染,一定要多加重视,谨慎治疗。

三、真的是感染吗?

其实临床上我们经常用C反应蛋白来判断感染程度。然而,所有C反应蛋白升高都是由感染引起的吗?

显然不是。

如上所述,其实很多其他问题也可能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如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或其他血管疾病。

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C反应蛋白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因为非常敏感,所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中意义重大,可以预测此类疾病的发生。

目前如果要检查心血管状况,可以使用超声、动脉CT等辅助检查。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或相关辅助检查,来进行初步判断。

但不稳定型心绞痛也可通过C反应蛋白观察,C反应蛋白是诊断的敏感指标。其灵敏度甚至优于我们常用的肌钙蛋白。

因为C反应蛋白是人体对炎症特别敏感的指标,所以在心脏心肌动脉炎症的早期,C反应蛋白的浓度可能会升高。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更敏感的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更准确可靠地预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也有学者认为C反应蛋白升高,或者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是血管的不良反应。

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时,局部血管可能发生炎症,这种程度的炎症会导致高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

所以对于血管不好的人,这个指标也会发生变化。

总结。

在过去,C反应蛋白更多的是一个炎症指标。如果这个指标增加了,说明体内可能有感染,增加的越多,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但随着研究的发展,除了对感染的监测,在很多心血管疾病中也可以看到C反应蛋白。除了判断感染,还可以用C反应蛋白观察心血管状态。

所以当这个指数增加的时候,一定要判断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

@头条健康# HeartHealth新科普# # Doctor Dokka超能力组# #零计划#

参考

[1]马雅婷,李新军,杨明,王.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5,4(04):997-1002。

那些鄙视“轻度脂肪肝”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科学家对此已经研究了51年。

在3个月的时间里,研究了1733名新冠肺炎患者,以了解新冠肺炎的后遗症是什么。

恭喜爱茶人士:绿茶研究有新进展,可以延年益寿,但不要喝太多。

在31个省份近6亿人的研究报告中,医生总结了三个关键点,与生活息息相关。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