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泽泻的功效与作用(泽泻适用于阴虚还是阳虚)……
123456789
泽泻
起源
它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移栽当年的12月下旬,大部分叶子黄了就收割了。块茎挖出来,去土,去茎,去叶,留中央小叶,防止干了流出黑色汁液。用无烟煤烘干,趁热放在篮子里,敲掉须根和糙皮。
在沼泽的边缘或耕地上。
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北、新疆、河南等地。
别名水泻、莽芋头、鸳鸯泻、泽芝、吉协、天鹅蛋、天秃、孙渔。
[原始形式]
泽泻为多年生沼泽植物,高50-100厘米。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厘米,褐色表皮,有密集的须根。叶根生;叶柄长50厘米,基部延伸成中鞘,宽5-20毫米;叶宽卵圆形至卵圆形,长5-18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宽楔形,基部圆形或略心形,两面完整光滑;5-7条静脉。
茎从叶子中抽出,长10-100厘米。花序通常有3-5轮分枝,分枝下有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轮生枝通常再分枝形成圆锥形的复合伞形花序,花梗长短不一。小苞片披针形到线形,锐尖;萼片3,宽卵形,绿色或略带紫色,长2-3毫米,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质,小于萼片,白色,脱落;6枚雄蕊;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平,花柱侧生。瘦果多,扁平,倒卵形,长1.5-2毫米,宽1毫米,背面有两条浅沟,褐色,宿存花柱。6-8月开花,7-9月结果。
性效能
中国药典
甘,韩。
肾经和膀胱经。
利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痰饮眩晕,淋热涩痛;高脂血
中医词典
甘,韩。
归肾、膀胱经。
利尿、渗湿、散热。治小便不利,水肿,呕吐,腹泻,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本草书
甜;光;性冷淡
归肾;膀胱经
利尿渗湿;清热通淋。排尿不畅;火辣辣的涩痛;肿胀;腹泻;痰饮眩晕;夜间/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2g;或药丸或粉末。
[注意]
肾虚精滑不湿热者禁用。
泽泻
来源
它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果实。
夏秋两季果实成熟后分批采收。将果序用刀切开,扎成小捆,挂在空的空气流通处,脱粒,晒干。
“香甜无毒。”
性效能
中医词典
“甘,平,无毒。”治风痹、止渴、补肾气、滋阴、补虚、祛湿。”
本草书
甜;砰
归脾;肝脏;肾经
祛风除湿;益肾气。主风痹;肾虚;以频繁饮水和排尿为症状的疾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9克。
泽泻叶
来源
泽泻叶,泽泻属植物。
夏季收获、干燥或新鲜使用
性效能
中医词典
咸、平、无毒。”
治疗慢性气管炎和乳汁不通。
本草书
微咸;砰
益肾;停止咳嗽;通脉;下奶。参加虚拟年龄劳动;咳喘;没有牛奶;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5-30克。外用:适量,捣碎。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