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中医经络调理(中医源哥对症经络)……

123456789

1.加热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当身体又冷又湿的时候,就像面对一片被寒冷冻结的土地。按摩和针灸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当“地球”变暖,河水结冰,土地解冻,河水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柔软透气。我们的身体是一样的。只要身体寒冷潮湿,体内所有的管道都会因寒冷而收缩,体内的肌肉和组织也会因寒冷而变硬。此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不大,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极高。

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同时学习暖身和驱寒祛湿的技巧,让身体彻底解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学会看子午图。

人体有两个经络系统,一个是周晓天,另一个是大周天。

周晓天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大周天是十二脉的循环。

但周日十二经脉其实只是三条长经脉的循环,都是从小腹部开始,向上到胸部,再从胸部走到手臂内侧→双手→手臂外侧→头部→躯干→下肢外侧→足部→下肢内侧→再进入小腹。

这是一个循环,每个循环有四条经络。这四条经络其实是一条经络,只是被人为的割裂开来,赋予了不同的名称,但这条经络的本质是相连的,不可分割的。

我还想提醒你,经络是主要的道路,即天和星期。而络,其实就是网络,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就是除了主干道之外,身体的各种络支都很发达,遍布全身,上下左右左右里外,都会有按摩,身体会有反应,所以会有各种全息学说。

到现在为止,人体经络的全貌还没有画出来,就是经络不是简单的一条路,而是一个网络,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主干道,不是一根管子,而是一组管子。所以不要太执着于寻找穴位和经络。只要有淤血、疼痛、梗阻、赘肉,梳理就会对身体产生作用。

中医的经络图似乎很复杂,很难理解。其实只要记住重点经络就好了。下面是学习经络图的技巧。

任脉和督脉(如图)行走在人体的中线,是人体最重要的经脉。任督经脉通畅,百病不生。

通脉:只是揉揉腹部和胸部,或者刮痧拔罐。

疏通督脉:可以经常用背部撞击树干或墙壁。每1-2个月一次,也是疏通督脉的最佳方法。

学习十二经脉的技巧

十二经脉其实只是三条长经脉。

第一条: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肺经:

从胸部开始走,走在上肢内侧前方,止于大拇指少商穴。

当你到达手腕时,你分出一个侧支,到达食指的商鞅点,目的是与食指的大肠经络相连。

肺经上常用的穴位有:云门、赤泽、太原、玉瑾、少商。

大肠经络:

肺经的精气继续行走,然后来到食指外侧的商鞅穴,这是大肠经的起点。从手指往上走,走在上肢外侧前面→脖子→下牙→鼻旁项英点。

另一侧支上行至眼下缘,称为承气穴,目的是与下经、胃经相通。

大肠经常用的穴位有商鞅、合谷、曲池。

胃经:

当大肠经的精气继续行走,到达胃经的起点——承气穴,承气穴下行→面部周围→胸部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部→足面→中趾历。

从脚背走到脚趾时,分出了两个侧支,一个到第二趾,一个到大趾,为的是与脾经相连。

胃部常用的穴位有肚脐旁的天枢穴、大腿上的梁丘、小腿上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足部的解溪、重阳。

脾经:

胃经上行时,到达大拇趾外侧的隐白点,即脾经起点,上行至大拇趾内侧→下肢内侧→胸腹部第三侧线→大宝穴。

外表在大宝穴,体内却有一个→入腹→食道旁→舌下。在这里,这条长子午线消失了。

这条经络,从肺经到脾经,中间是连在一起的,不是断的,而是人为地分成四条经络,实际上是一条长经络。这条经络主要管理人体内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肺、大肠、胃、脾有病的时候,就要梳理这个长经络。不是只有肺经有病,整个四经都要慢慢梳理。只是脾经是经络的末端,精气会比较弱,不适合剧烈梳理。一般还是按摩比较好。其他三条经络可以揉、刮、拍、杯。

四条经络中的任何一个部位不通,都会导致整条经络运行不畅。疏通局部很重要,梳理整个经络更重要。只有整个经络通畅了,肺、大肠、胃、脾才会健康。

常见的疏通手法有针灸、推拿、按摩、刮痧、刮痧、拔罐。

怎么知道这么长的子午线堵在哪里?只要有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斑点、癣、丘疹、痣、溃烂等。,而且长在那个子午线上,说明这个子午线被堵住了。不仅要梳理局部,还要慢慢梳理整个经络。

在梳理经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能量在里面洗,脏东西排不出去,所以在梳理经络的时候,食疗一定要跟上。

比如胃不舒服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胃经的经络。可以沿着胃经按摩、刮、拍患处,或者按摩胃经、肺经、大肠经的源头,或者按摩胃经下游的脾经,都可以缓解胃部不适。但是记住,这只是缓解,因为饮食疗法没有跟上。如果你继续吃错误的食物,你的胃仍然会生病。如果不注意保护胃,胃还是会不舒服。只有去除病因,同时梳理胃经和上下胃经,你的胃病才会彻底治愈。

更具体的说,当胃不舒服的时候,先想想哪些食物是你不应该吃的,然后停下来。同时按压胃经最常用的穴位足三里,再按压手上的大肠经合谷穴一会儿。一般胃部不适会消失。严重的胃病要用生姜大枣水和鸡蛋治疗。坚持下来,很多慢性病都会治好的。

每条经络中有哪些重要的穴位?可以买针灸书籍学习。如果对穴位不了解,就顺着经络去摸,只要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就去按摩,同样有效。

如果再想不通,轻拍手臂内侧和小腿外侧,就能理出整个三条经络的起止,五脏六腑会感觉舒服一些。

第二条: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心经:

从胸部开始,到腋窝,到上肢内侧,手入,止于小指内侧少冲穴,同时与小肠经相连。

心经常用的穴位有鸡泉、少海、神门、少冲。

小肠经:

心经的精气到小指内侧的少冲穴,一直走下去就会到小指外侧的少泽穴,然后沿着手臂外侧继续上行到肩胛骨和颈部,然后分支,一个上行到耳前的听宫穴,一个上行到眼内侧的景明穴,在那里与下一条经络膀胱经汇合。

小肠常用的穴位有后溪、小海、天宗。

膀胱经:

小肠到达眼内侧的景明穴后,赋予膀胱经以精气。膀胱经开始上行,至头顶外侧,下行至颈椎侧,下行至腰下肢外侧,下行至足外侧,最后至小拇指外侧至阴穴,在此处与下经、肾经汇合。

膀胱经常用的穴位有:精明、赞主、风门、舒菲、心俞、舒歌、肝俞、胆俞、脾俞、舒威、肾俞、胃中、成山、至阳、昆仑、尹稚。

肾经:

膀胱经的精气在尹稚穴交给肾经,肾经把精气传到脚底涌泉穴,再往足内侧走,开始上行,走在下肢内侧,再进入腹部,在体内运行的一条是入肾、膀胱,再去肺、喉、舌;运行于体外者,沿任脉两侧上行,直至喉外俞府穴。

这条长经络主要管理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西医认为的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儿童发育不全、成人早衰、大脑发育及疾病、女性妇科疾病、男性男科疾病、颈肩腰腿痛、关节痛等。,都和这个长经络精气不足,经络不太通畅有关。

对于与此经络相关的疾病,除了良好的食疗之外,还要学会慢慢理顺此经络。拉直的方法和上面介绍的第一条经线是一样的。

比如肾脏有病的时候,可以在肾经上下寻找痛点,对堵塞的部位进行揉擦,或者揉擦肾经源头的心经、小肠经,或者揉擦膀胱经。

这个长经络最适合疏通膀胱经。只要背部僵硬,这个经络的实质就不足,就是肾气虚弱,阳气不足。在食疗补充能量的前提下,定期疏通膀胱经是非常好的。背上撞墙是疏通膀胱经,背上走火罐也是,但是背上撞墙可以每天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背上走火罐也可以不每天做,一两个月做一次。

第三条: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心包经:

这条经络的精气从胸部开始,到乳房外侧,向上进入手臂内侧中间,然后到手掌,一条分支到中指的中冲穴,另一条分支到无名指,把精气交给三焦经络。

心包经常用的穴位有曲泽、内关、劳宫穴。

三角井:

心经精气传入三焦经后,从无名指关冲穴开始,上行与外侧上肢正中汇合→肩后→侧颈→耳→眉梢→目外眦→胆经。

三焦经常用的穴位有:外关。

胆经:

三焦经的精气,在眼睛外侧的瞳孔穴位处,转移到胆经。走完耳后,胆经的精气向上至头部,再向下至颈外侧、腰、肋、下肢外侧。它到脚背,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到第四趾的穴位,一个到大趾,目的是把精气传到肝经。

胆经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守经、环跳、阳陵泉、光明、悬钟、徐秋。

肝经:

胆经的精气在大拇趾交于肝经,从大拇趾内侧的大敦穴开始,沿脚背上行至下肢内侧的前中位,进入生殖器,上行至腹部,一条终止于乳头下方的天门穴,一条在体内继续上行,达顶额,与督脉会合,另一条在体内循环→胃、肝胆→循喉后→眼→下颊→颊。

肝脏常用的穴位有:太冲、李沟、漳门。

这条长经络除了肝胆之外,还有两条不与脏腑直接相通的经络:心包经和三焦经。实际上,这两条经络代表了人体内部的大通道,也可以理解为内脏之间的大通道。当这两条经络被堵塞时,体内就会发生交通堵塞,全身都会被堵塞。

梳理这个长经络就是把身体的炉底连接起来,让身体内部的能量得到充分的燃烧和利用。

只要身体内部有淤血的症状,这条长经络就要慢慢疏通。在饮食疗法跟不上的情况下,最好的疏通方法是拍打拔罐。

四肢三条长经脉的位置。

手臂的内侧

拇指侧:手太阴肺经(简称肺经)

中指相通:手厥阴心包经(简称心包经)。

指小面:手少阴心经(简称心经)。

手臂的外侧

拇指侧:手阳明大肠经(简称大肠经)

中指相通:少阳三焦经(简称三焦经)

指侧:手太阳小肠经(简称小肠经)

腿的内侧

外: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小腿以下为中)

中: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小腿以下外侧)

内利: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

腿的外侧

向上: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

中: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

背后: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

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1.按摩后疗效差或者症状总是反复的人,身体整体温度一定很低,一定是身体气血两虚。这时候就要转移重心,用食疗补气血,再用各种方法祛除体内寒湿,再配合疏通经络,疗效才能巩固,不易复发。

2.身体还有很多部位与经络图无关,但按揉也能起到疏通体内各种经络的作用。例如,足部反射区按摩是近一二十年来流行的保健和治疗方法。很好学。只要你觉得不舒服,就去你的脚上找对应的反射区。按摩后,往往可以得到明显的效果。

3.手的反射区有按摩,第二掌骨有全息按摩,耳朵有全息按摩。只要按图按揉,就会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养生之歌

远看医院如天堂,近看医院如银行;

住在医院就像一个牢房,最好提前预防;

健康是无形资产,养生是银行存款;

是恶性透支,大病破产;

其他都是假的,只有健康才是真的;

莫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如果他没有生病,保持身体健康。

我宁愿站着去保健,从来不躺着吃药;

不养生就养医生,不管就养医院;

健康永远是无价的,所以保持身体健康和保健。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