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脂溢性皮炎用什么药膏(脂溢性皮炎最佳治疗方案)……

123456789

面部皮脂腺分泌皮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过多,堆积在皮肤上,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面部脂溢性皮炎。典型的损害是暗黄红色的丘疹或斑块,边缘清晰,表面有油腻的鳞屑或结痂,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脂溢性皮炎是慢性的,容易复发,往往需要多次或长期维持治疗。其中,外用药物主要分为消炎药、抗真菌药和角质溶解药。

吡美莫司

吡美莫司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两项临床试验(包括一项高质量和四项低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吡美莫司乳膏(每天一次或两次,持续2至8周)可改善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比研究提示,吡美莫司乳膏的疗效与17-戊酸倍他米松乳膏、2%酮康唑乳膏和1%氢化可的松乳膏相似,但前者更易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和烧灼感。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也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转录。三项临床试验显示了他克莫司乳膏的有效性(每天两次,持续12-24周)。同时,每周使用两次他克莫司比每周一次能更好地控制复发。

酮康唑

酮康唑具有抗真菌作用,可通过抑制白三烯生成介导炎症反应。两项随机临床试验证实,2%酮康唑泡沫凝胶(每周1 ~ 3.5次,连续4个月)或乳膏(每周2 ~ 3次,连续4周)可明显减轻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但在治疗2 ~ 4周后,该病往往会明显复发。

环螺酮胺

环螺酮胺具有抗真菌和抗炎作用。两项临床试验证实,1%环螺酮胺乳膏(每天1-2次,连续28天)能有效减轻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其疗效与2%酮康唑凝胶相当。环吡酮胺在不同地区还有很多其他剂型,如1%或1.5%的洗发水、0.77%的软膏等。

葡萄糖酸锂/琥珀酸锂

锂具有抗真菌和抗炎作用,可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F-κB和STAT通路。两项临床试验表明,葡萄糖酸锂(每日两次,持续8周)和琥珀酸锂(每日两次,持续8周)可有效减轻面部SD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研究证实8%葡萄糖酸锂乳膏在改善红斑和脱屑方面优于2%酮康唑乳膏。目前葡萄糖酸锂和琥珀酸锂主要在欧洲上市。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即使是面部脂溢性皮炎,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患者对该药的依从性较差。

其他治疗

其他乙类推荐药物为甲硝唑、烟酰胺、茶树油和苏里南苦木,其他丙类推荐(相当于不推荐)药物为联苯苄唑、舍他康唑、氟康唑(或仅用于重症/难治病例)、钙泊三醇、他卡西醇、透明质酸。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