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清痰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喉咙有吐不完的粘液痰)……

123456789

在我们最后一期的《快乐呼吸——让生命变得美好》科普直播节目中,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康复治疗组组长、康复科副首席治疗师王思远老师为我们做了“非药物排痰方法及妙招”的精彩讲解。现在,有些内容被编成文字发出去。

更多精彩互动问答,可以关注看呼吸,进入直播间,观看全程直播回放。

充足的饮水量有利于气道湿化,利于痰液排出!

据王思远医生介绍,要想顺利排痰,就要注意气道的湿化,做好准备。如果我们的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我们呼吸道粘液的分泌就会受到限制,如果缺乏这种呼吸道粘液的混合物,我们的痰就会变得更干,更粘,更不容易咳出来。

很多时候,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或者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都羞于向外人求助,已经有点口干舌燥了。如果自己取水不方便,他们会想忍着。但实际上,此时口渴已经是脱水的表现,久而久之,身体会长期处于脱水状态,排痰会越来越困难。

建议60岁以上无心肾功能不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每天喝1.5升水。

为了排痰,咳到前胸后背疼,其实很多患者并没有做到“有效咳嗽”!

什么是「有效咳嗽」?王东思远解释说,事实上,咳嗽只是我们咳痰的最后一种表现。能否排痰,取决于我们的咳嗽是否有效。

如何有效判断?这要看你有没有咳出这种痰。咳嗽有效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我们的分泌物和痰液会通过我们的呼吸和纤毛摆动扫到我们的喉咙。如果你的分泌物不在喉咙里,还在气道里,甚至在气管、支气管深处,那么单纯靠咳嗽来清嗓子的方法就不是有效的咳嗽,是白费力气。

只有当我们的咳嗽气流能够在我们的气道内形成一个剪切力,通过一个爆发力把痰从气管壁上扫下来,使之移动,移动到我们的喉咙,然后我们吐出来,这其实是判断我们咳嗽有效与否的一个关键。

身体前倾易于排痰,排痰也有最佳姿势?

在这张图片中,一个是半卧或者座位。你认为哪个姿势更有利于咳嗽?

那一定是我们重心前倾的姿势。

王思远博士解释说,身体前倾实际上有益于我们的咳嗽。我们咳嗽的肌肉主要是腹肌。如果我们是仰卧位,我们的腹肌是一个被动的拉伸过程,不利于肌肉爆发。没有肌肉爆发,我们的气道就无法形成剪切力,不利于我们痰液的运动。

保持重心前倾是我们有效咳嗽的第一步。临床上很多患者只要从卧位调整到坐位就能自然咳出痰来。

不想咳嗽白费工,“聚痰”是关键!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技巧把深部的痰归拢“扫”出来?

我们刚才说了,要想顺利排痰,有效咳嗽,那么要想不白咳,就要先把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远端的痰聚集到中央气道。

王思远博士解释说,如果痰仍然在远端气道,你不能仅仅通过咳嗽顺利地将其咳出。我们需要配合一些呼吸手法,把深痰聚集起来“扫”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主动呼吸循环手法。

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先平静吸气,再深吸气,再屏一会,再微微呼气。这是一个周期,患者可以根据身体情况连续做3~5个周期或5~8个周期。

如何判断痰液是否已经汇聚到中央气道?王东思源解释说,大多数患者对痰的感觉非常敏感。你不需要告诉他,他自己也能知道。对于那些身体虚弱或者急性发作的患者,无论是家属还是患者本人,每次呼吸的时候都能听到那种鼾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息声。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有效的咳嗽把痰咳出来。

拍背排痰也有技巧?叩击、振动是关键!

根据王思远医生的说法,虽然我们称之为拍拍背,但实际上,我们必须轻拍,我们必须用手拍成杯形空。最好是根据支气管树的分布,从外围到中心,从深到浅的拍背部。

在拍摄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向中心移动的技术。频率建议每秒1-2次。左拍右拍后,在一个地方拍1-2分钟。注意适度拍打。太轻的振动达不到气道,也没有影响。

在叩诊的基础上,还可以振动祛痰。这对操作者来说会有点累,就是通过高频振动我们的手臂,我们在振动的同时会给背部一个向下的压力,然后振动会传递到患者的气道内表面,帮助痰液移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把振动变成晃动,这样会省很多力气。类似于摇动振动的要求,但不需要依靠肌肉刚性的强弱来产生振动。主要靠手去抖,也需要背部稍微往下压,给一个适中的力度。

无论是叩诊、震动还是摇晃,王思远医生还特别提醒,这些方法不适用于肺栓塞、胸腹手术、心脏起搏器以及部分表皮皮肤受损、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

通过改变体位,也能排痰?

王思远医生介绍,体位排痰是气道清除技术中最古老的方法,最早应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对于这类痰多的患者,要想排痰比较费力,就需要在姿势上进行一些干预。

比如我们不同的肺叶分泌物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姿势,利用重力来排痰。引流后,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咳出痰来。有些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甚至需要稍微躺一躺,或者稍微躺一躺,这样更容易把痰咳出来,比坐在那里拼命咳嗽要省力很多。

对于已经有此类相关经验的患者,王思远医生也建议在做体位引流时可以做一些改进,比如在头颈部放置一个枕头,只需倾斜胸部,这样头部就不需要被绑住,可以很好的缓解对颅内压、眼压、血压的影响,也可以让患者更好的耐受。

篇幅有限,欢迎收看呼吸间直播,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