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日常生活养生小知识(早上每天一个健康小知识)……
123456789
据《健康时报》报道,“多喝粥能养胃”“水果吃了有小霉斑”…很多耳熟能详的关于一日三餐的“健康忠告”其实可能是错误的,坑了很多人。
主食
1.不吃主食可以快速减肥。不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颖2020年在《健康时报》发表文章称,不建议不吃主食减肥。
主食是最经济实惠,对肝肾负担最小的能量来源,而人脑中枢神经细胞的唯一能量来源就是血糖。所以不吃主食是不对的,但是建议在选择主食的时候选择粗粮。①
2.主食吃粗粮就好。不对!
老人吃粗粮为宜,占当天所有主食的三分之一,最多不超过一半。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其中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通常白天活动较多,中午可以多吃些粗粮,有利于消化。晚上最好吃面粉和米饭,不要吃粗粮。②
3.多喝粥养胃。不对!
“胃不舒服?喝点粥养养吧!”你相信这些话吗?
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贾凯在2017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并不是所有胃病患者都适合喝粥。比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就不适合喝粥。这是因为粥比较稀,患者喝了之后容易引起反流,从而引起胃泛酸,会加重病情。这类病人不宜吃太多流质食物,他们适合吃半流质或半固体食物。③
4.馒头升糖快,要多吃米饭。不对!
有些糖尿病患者吃馒头后血糖比吃米饭后高,所以认为馒头比米饭升血糖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刘鹏2014年在《健康时报》上发表文章称,其实同等重量的面粉和大米的碳水化合物和血糖生成指数非常相似,对血糖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无论是米饭、面条还是馒头,爱吃糖的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食用量,合理服用。④
蔬菜和水果
1.没有吃足够的水果和蔬菜不影响你的健康。不对!
水果吃不够,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对!研究表明,没有吃足够的水果可能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2019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关于全球饮食的大规模研究——195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结构导致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其中,仅在2017年:就有约200万人因为没有吃足够的水果而死亡。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建议,每人每天应吃200~350克新鲜水果,即半斤左右。
2.水果发霉了,挖出来可以吃。不对!
有些老人习惯长期存放水果。对于霉斑小或烂面小的水果,习惯把烂的部分挖出来继续吃。
2018年,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在《健康时报》发表文章提醒,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通过果汁从水果腐烂的部分扩散到其他未腐败的部分。所以对于发霉的水果,无论发霉面积有多大,建议全部丢弃,不要再食用。⑥
3.蔬菜和水果可以互相替代。不对!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眉佳在2019年《健康时报》上指出,水果和蔬菜有很大的不同!蔬菜种类更多,尤其是深色蔬菜,营养价值更高。每顿饭中的蔬菜要占全部饭菜的一半,蔬菜的品种要多种多样,做到一半是深色蔬菜。每天一份水果就够了(一个苹果或者橘子大小的水果,或者一把小水果),不能互相替代。⑦
4.水果蔬菜要长时间浸泡,去除农药残留。不对!
“这么说农药没泡出来,营养全跑了!”眉佳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是水溶性的,尤其是有些人切菜后再浸泡,流失得更多更快!果蔬中的营养成分一般都比较娇嫩,长时间水泡加热后很容易流失。他们中的许多人害怕被光氧化,这就是为什么不建议长时间洗涤,长时间加热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⑦
健康时报资料图。曹子豪摄
肉类类
1.清淡饮食意味着吃蔬菜而不是肉。不对!
“清淡饮食”是很多慢性病的饮食原则,但很多人在实施“清淡饮食”计划时,往往不敢吃肉。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少师在2021年的《健康时报》上指出,所谓的“清淡饮食”并不是指素食。“清”主要是指少油少脂,“淡”是指少盐少糖少麻少辣等重口味的烹饪。⑧
2.吃含维生素C的海鲜等于砒霜。不对!
网上流行一种说法:“海产品中富集的五价砷化合物,可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剧毒砷。”
北京佑安医院药剂科中心主管药师马燕2018年在《健康时报》发表文章称,其实正规渠道销售的海鲜,都会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砷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公斤0.5mg。照此计算,要达到中毒效果,需要吃150斤海鲜和十几斤水果,远远超过胃的承载能力。此外,研究人员在模拟胃液中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不能单独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而是需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共同作用。⑨
3.吃鱼鳞可以补充胶原蛋白。不对!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在2019年的《健康时报》上表示,鱼鳞确实含有一定量的胶原蛋白,但含量不如猪皮。更何况胶原蛋白并不是各种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消化吸收率远不如鸡蛋。即使在人体内食用,也无法直接转化为人体胶原蛋白。⑩
4.猪肉的冲压部分不能吃。不对!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在2020年的《健康时报》上说,猪肉的印章是食用色素制成的,印章的蓝色液体就是食品蓝色检验标志专用液体。主要是由亮蓝、甘油、酒精、蒸馏水、维生素c混合溶解而成,只要专用液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食用没有问题。
至于盖章的颜色,一般卫生许可部门盖章是蓝绿色,有的地方是其他颜色,但不管是蓝色还是红色,都是合格的猪肉,与猪肉质量无关。⑪
饮料
1.少量饮酒对心脏健康有益。不对!
2022年,世界心脏联合会发布简报《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误区与措施》。⑫
世界心脏联盟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红酒作为一种“有益心脏健康”的饮料在各种饮食中被推荐。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因其对轻度至中度饮酒者的心脏保护作用而闻名。然而,这些谎言最终被揭穿,一些显示“益处”的研究得到了酒类公司的赞助。
据世界心脏联盟称,“证据非常清楚。任何程度的饮酒都会导致健康生活的丧失。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增加一个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房颤动和动脉瘤。”
2.骨头汤和浓汤营养丰富。不对!
现在很多人喜欢喝“浓汤”,以为久熬的骨头汤、浓汤营养丰富,能补身体!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余在2019年《健康时报》上指出,过度追求“老火汤”或喝汤过多,会与肾脏疾病有一定关系。
煮的时间太长,汤里嘌呤含量很高。高嘌呤摄入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或尿酸水平骤升骤降,不仅会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还会导致肾脏和心血管的损害。⑬
健康时报资料图
3.鲜榨果汁是健康饮品,错!
很多人懒得吃水果,为了健康选择榨成果汁。但是,权威的实验报告显示,果汁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健康!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乐刘春2014年在《健康时报》上指出,水果是固体食物,吃一两个你就会有饱腹感,而果汁是液体,不能提供饱腹感。两三杯就能轻松吃完,你不知不觉摄入了多糖。而且水果原本的抗氧化作用被叶片产生的汁液降低了一半甚至更多。此外,新鲜果汁过滤掉了果渣,损失了宝贵的纤维素。⑭
4.饭后喝酸奶帮助消化。不对!
多吃酸奶帮助消化,实际上不一定帮助消化,反而会长肉。注册营养师李媛媛2015年在《健康时报》上撰文称,很多人认为饭后喝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可以帮助消化,健胃,但实际上,饭后喝对消化的影响并不大。而且酸奶本身就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食物。饭后喝,会有饱腹感,增加精力。⑮
营养课堂
1.坚果吃得越多越好。不对!
广西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中级营养师吕莲在2022接受南宁电视台采访时介绍,市面上的综合坚果套餐一般是夏威夷果、比根果、核桃等坚果。按照一包30g计算,普通人正常饮食的前提下,每天吃一包坚果,很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超标。
饭后吃大量坚果,会导致白天能量摄入过多,尤其是饭后一边玩手机、看剧一边吃坚果。容易发胖。所以坚果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适量食用就能获得健康。⑯
2.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不对!
近年来,菜市场上的土鸡蛋价格高于外地鸡蛋,有人认为散养土鸡蛋更天然、更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2015年的《健康时报》文章中表示,所谓的“笨鸡蛋”、“土鸡蛋”、“散养鸡蛋”都是指农场散养鸡蛋,并不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根据畜牧业研究数据和食品测定数据,散养鸡蛋和鸡蛋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别不大,但维生素AD含量略低,omega-3脂肪酸比例略高。但蛋黄的颜色与饲料原料有关,与养殖方式无关。比如添加白菜叶、藻类、玉米等有色原料。到饲料,或者故意喂类胡萝卜素,蛋黄的颜色自然会变深。
所以,从营养价值上来看,农民养的笨鸡蛋有没有营养并不是那么重要。⑰
3.蛋黄太高不能吃,错!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营养科营养师陈在2019年《健康时报》上指出,很多人吃鸡蛋,把蛋黄扔掉,却不知道鸡蛋中的很多营养物质其实是存在于蛋黄中的。
很多人担心蛋黄胆固醇含量高会引起高血脂。目前,许多研究表明,适量摄入鸡蛋(平均每天约一个鸡蛋)与缺血性心脏病、重大冠状动脉事件、出血性中风等风险降低有关。在中国成年人中。⑱
4.自制养生药酒可以养生,错!
重庆市肿瘤医院药剂科中药师夏洁瑜在2018年《健康时报》上指出,自制药酒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一方面,配制、保存、饮用不当也可能导致药酒变质,误饮后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另一方面,在没有医生诊断的情况下,擅自饮用具有药用功效的自制药酒,可能与自己的体质不符,会适得其反,还可能留下很多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中毒。⑲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