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延胡索()……
123456789
为罂粟科延胡索的块根。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省。或野生栽培,初夏茎叶枯萎时挖起,去须根,沸水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厚片或捣碎,生的;或者用醋烤。
【药材】苦、苦、温。入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化淤,行气止痛。
[应用]
用于气滞血瘀的疼痛证。辛散温通是活血、行气、止痛的良药。前人说它能“活血行气,故能治各种上下疼痛”。作为一种常用的镇痛药,它可以与任何疼痛综合征结合使用。治瘀血胸痛,常与丹参、桂枝、薤白、瓜蒌同用。若与川楝子同用,可治热证胃痛,如金铃子散(苏文病机齐一保明记);治寒性胃痛,可配伍桂枝、高良姜,如安中散。气滞胃痛,可配香附、木香、砂仁。治瘀血胃痛,可与丹参、五灵脂同用。如与党参、白术、白芍等配伍。可治疗中胃不足引起的胃痛;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可用柴胡、玉瑾。本品与川楝子、栀子同用,用于治疗肝郁火旺所致的胸胁疼痛。寒疝腹痛,可与茴香、吴茱萸同用。治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常与当归、红花、香附同用。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常与乳香、没药同用。风湿性关节痛,可与秦艽、桂枝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 ~ 10g。研末吞服,每次1 ~ 3g。
【古籍摘要】
1.《雷公罐头论》:“心痛欲死,寻胡之延。”
2.《本草纲目》:“延胡索,能气滞血中,气滞血中,故自上而下治诸痛,奇也。盖元胡活血行气,首药也。”
3.《本草经》:“产后血虚,或经血燥,气虚疼痛,皆不宜。”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延胡索乙素A、B、C、D、庚、辛、壬、阴、丑、子等。
2.药理作用:延胡索乙素有明显的镇痛、催眠、镇静、安神作用,而甲、臭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一定的催眠、镇静、安神作用;醇提取物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缺氧耐受力。碱能始终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碱具有抗溃疡和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b和丑有放松肌肉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延胡索片(延胡索和白芷)治疗浅表性胃炎127例,每次6片,每日3次,5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率为74.4%,总有效率为94.4%(中成药,1989,11 (5): 25)。将醋炙延胡索、木香、郁金等份研成细粉,温开水冲服,每日15g,每日3次,治疗急慢性扭伤321例,其中腰、胸、背、四肢急性挫伤153例,慢性扭伤168例,均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88,23 (3): 114)。用延胡索醇浸膏片(可达灵)治疗冠心病575例,其中心绞痛424例,急性心肌梗死148例。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2%,显效率为44.4%。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2.9%,显效率为26.8%。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从32.2%下降到14.1%(中国中草药,1980,11 (4): 192)。此外,用单味延胡索散治疗心律失常48例,总有效率为84%(北京医学,1984,6 (3): 176)。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