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的来历简短100字左右)……

123456789

中国人有四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它是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清明祭祀祖先,寻求保护,唤醒亲情记忆,是中国孝文化的传承。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思念家乡老友的感觉,是中国家庭观念的体现。

每个节日都有根深蒂固的记忆,但单说端午节,很多人似乎只会想到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因为端午节的出现远远早于屈原,端午节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吃粽子号召爱国那么简单。

中国人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节日,至少在先秦时期就有先例。《汉书·大戴礼》中有记载。古人到了五月,会采摘兰草,用兰草汤沐浴排毒。这就是所谓的“沐浴兰草节”。

也就是说,在屈原生活的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过端午节的习惯,而且史料中明确提到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到了魏晋南北朝,间隔近千年。

整个秦汉时期,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没有任何官方文献记载。

一路走到南朝的宗谭在《荆楚年谱》中写道:“五月五日赛船投汨罗日,是屈原的习惯。”由此可见,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始于当时。

如果端午节一开始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不可能整个汉朝都不提这个说法。这很简单。屈原是楚国的士大夫,姓熊,是楚国皇室的亲戚。汉朝始祖刘邦不仅是楚人,他也是打着楚王室的旗号打仗的。刘邦打天下的英雄,有一半以上是楚国的后裔。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专门纪念楚国先贤的节日,汉朝的统治者也不可能做到。

因此,可以完全排除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说法,这与基本史实不符。

端午节的起源还有哪些可能?

第一种可能,“恶日”说。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死亡的吉日,这在我们有现代科学教育的人看来,是一种封建迷信,但古人认为天地自然有自己的气场,整个五月都是不吉利的,尤其是端午节,被称为九毒初一,禁止性交。

如果你不幸生在端午节,很可能会被周围的人看不起。最典型的例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他是5月5日出生的,结果出生时就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史记·孟尝君列传》原话是:五月生,对父母不利。

端午节当天出生的孩子会控制父母。这种说法不仅在《史记》中有记载,在《风俗通》、《论衡》中也有证明。宋徽宗的赵霁出生于5月5日,被直接安置在皇宫外的寄养家庭。

由此可见,从战国到宋代,近1500年间,五月五日在中国民间并不是一个很吉利的日子。

第二种可能是纪念著名的伍子胥。

这个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因为伍子胥立下大功的地方是古代的吴国,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

他原本是楚国人,父亲是楚国的王子,原本是个显赫的家族。但后来,太子被陷害,家族被牵连,父亲和哥哥都被楚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为吴王阖闾效力。在他的帮助下,吴国连破了楚、徐、齐、鲁四国,成为史书所记的春秋五霸之一。

但吴王夫差即位时,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说,没有彻底灭了越国。伍子胥愤怒地争辩,最后被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死的时候和家人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都城东门上,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城灭吴。”

夫差听了大怒,于五月五日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用皮衣投入大江。若干年后,越王勾践一战尽力灭吴,成为春秋最后的霸主。伍子胥圣人的名字传遍了吴越,民间开始兴起端午节纪念他的习俗。

第三种可能是端午节是龙舟节。

这个说法是闻一多先生考证的。根据他的研究,端午节与龙有关,无论是划龙舟还是吃粽子(喂龙)。这可能是古代吴越龙图腾祭祀的日子,而在古代吴越,当时的人确实不断有纹身说自己像龙。

在中国先秦时期,出于对天象和自然的敬畏,确实有很多祭祀图腾的习俗,如龙凤、麒麟、白虎、朱雀、玄武等都是中国古代流行的祭祀图腾。

当然,我说这么多不是为了证明端午节和屈原没有关系,而是想告诉你,端午节不是为屈原量身定做的节日。作为一个湖北人,也是屈子的老乡,我内心对他非常尊敬,但我更尊重客观事实。

虽然端午节不是屈原诞生的,但当代的端午节是屈原诞生的。如果没有屈原感动中国的爱国故事,端午节就很难流传得这么广。连韩国人都说屈原是韩国人,端午节是韩国人,可见端午节的知名度有多高。

▲韩国世界地图网传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又到了咸粽子和甜粽子比拼的时候了。过去的人可能还不知道哪种口味更受欢迎,但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根据2022年端午消费趋势数据,咸粽子的销量是甜粽子的4倍,优势肉眼可见。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健康,选择自己喜欢的粽子。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