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炒栀子(栀子如何食用方法)……
123456789
作者:唐素兰
我们乡下人不像城里人,不需要种花。在山坡上,在塔诺贝,春夏秋冬,四点八点,我们种满了山的花。
不过,小时候我曾经在院子里种过一堆栀子花。
栀子花是一种常绿灌木。它的树干又粗又灰。如果它没有被绿色的小树枝覆盖,如果我们只看树干,我们一定会误认为它是一块干燥的木头。当然,如果不透过树看,是看不到栀子花的枝干的。因为栀子花叶子很厚。那些椭圆形的叶子,每片约三指宽,很厚,两片或三片或四片叶子形成一个圆形。一根树枝上有好几轮叶子,紧紧挤在一起把栀子花围得像一个绿色的大圆桌,所以那些盛开在绿叶间的栀子花就像桌上的一碗碗美味佳肴。
栀子花花期长,从5月到8月。但栀子花五月开花最多,花最大。韩愈有一句诗“在圆圆的栀子花荚和硕大的芭蕉叶之间”,很好地运用了“肥”字。当然,只有五月的栀子花,和我家院子里开大花的栀子花,才配得上“肥”字。
五月,南方雨水多,万物生长,蛙鸣鸟鸣,天上万物空地上熙熙攘攘,栀子花争相绽放。每天早上栀子花的香味会随着微风从窗户飘进屋里,叫醒我,闻闻花香,我就知道院子里又有新的栀子花开了。我赶紧下床去摘栀子花,这是我每天的“早课”。然而,蜜蜂和蝴蝶总是比我起得早。当我到达时,他们已经围着绿色的餐桌,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栀子花。
这花不是给他们吃的!我赶紧跑过去摘那些新鲜的栀子花,生怕一慢下来就被它们吃了。
那时候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不是用来观赏的。我摘它们不是为了放在瓶子里闻花香,而是为了煮着吃。我妈每天摘的栀子花,用开水焯一下,用清水泡半天,然后沥干,加青椒或者红辣椒,大火炒一下,就是一碗菜,够全家人吃的。
后来读到杜甫的诗《栀子花开,红辣椒艳》时,我立刻感觉到舌尖上有炒栀子花和红辣椒的味道。我没有意识到杜甫是在这里写风景,也不知道他写的“红辣椒”不是我们今天吃的红辣椒,而是辣椒。我的味觉让我本能地认为这是一道菜。想到诗人杜甫曾经和我一样吃过红辣椒炒栀子,觉得这首诗特别亲切,接地气,有一股浓浓的烟火味。
栀子花丛在院子西侧,靠在院墙旁的土堆上。下大雨的时候,雨水往往会把土埂上的泥沙冲下来,堆积在院墙的沟里。每次大雨过后,爷爷总是清理排水沟,把淤积的沙子堆在栀子花周围。久而久之,比院子略高,土壤变得又软又厚。栀子花生长在这里,土地里的营养丰富,天上的阳光空也很充足,背靠着土埂,可以挡住太阳的暴晒。真的很独特,难怪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像是要滴汁了。
我房子后面的山坡上有栀子花。可能是因为山坡上的土壤贫瘠。这里虽然有很多栀子花丛,但是每一丛都不大。叶子没有院子里的栀子花那么厚,绿色也没有那么深,带着一点黄色。院子里的栀子花是双的,山坡上的栀子花是单的。如果把花比作桌子,院子里的大栀子花就是大圆桌,山坡上的栀子花就像小茶几。如果和餐具的大小相比,院子里的每一朵栀子花都和我们平时的饭碗一样大,一样深,一样壮;山坡上的栀子花就像一个小茶托,六片花瓣围成一个圈,像一个浅白色的小茶托放在小桌子上,也很搭配。然而,虽然它们的花很小,但每簇花都开得多。与院子里的大栀子花相比,山坡上的栀子花显得拥挤嘈杂,完全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模样。
山上的栀子花会结出小纺锤形的果实。起初,果实像叶子一样绿。秋天成熟的时候会变成金红色。它们的小壳上还有几个棱,就像巧手扎出来的红灯笼,在绿叶间精致而幸福。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会把这些红灯笼一个个摘下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卖给药店换钱。这是我小小的秋收。因为采摘它们,在那些日子里,我的手指会被染成黄色,衣服上会有几个黄色的斑点,洗不掉。山上的栀子花因颜色黄,又叫“黄栀子”,含有天然色素,也是中药。
现在经过几次装修,老家的房子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院子里也没有栀子花了。房子后面的山坡上,以前的山路长满了杂树杂草,无法让人通行。山上树木繁茂,遮挡了阳光,没有栀子花空生长的空间,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但是那些白色的栀子花总是在我的童年盛开。虽然过了很久空,但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仿佛又闻到了栀子花的香味。
光明日报(2021年9月17日第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