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食疗食谱(百病食疗全书)……

123456789

新年假期结束了!感觉还没玩够?已经在期待下一个假期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再过一个月,春节假期就要来了。

新年伊始,如何开始一年的健康生活,有哪些绝妙的养生小窍门?当然是从吃开始啦!

指导专家

毛伟(广东省中医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谷昭(国家名中医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防治中心主任医师)

冬季进补,持续才是硬道理

冬季进补可以从立冬开始。林谷昭教授认为,冬天最值得过的一天其实是冬至。

因为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在那一天,自然界的太阳之气最深,能看到的地表太阳之气最少。最适合养阳固本,填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的吸收。

如果你错过了立冬和冬至怎么办?放心吧!其实整个冬天都是进补的好时机,持续进补甚至比某个时间进补更好。至于进补的频率,就看个人了。一般建议一周做一到两次。

运动和晒太阳,也是一味“补药”

中药进补的“名气”太大,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冬季进补的其他方式,比如运动、日光浴、经络或穴位养生等。

锻炼是增强内功的最好方法。

体育运动有内功和外功,如跑步、体操、拳击等。,往往需要外力,属于外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都是内功。

如果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内外兼修即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内功比较好。内功不辛苦,意图以心为主,以心吸气,以气运四肢。它不偏不倚,不会伤灵耗血。

其中内功八段锦,简单易学。它不受场地限制,是老少皆宜的咸宜。每个图案重复6~8次,微汗为宜。如果你持之以恒,你可以让你的血液流动顺畅,你的体力变得更强,你的精神变得更强大。

向太阳借阳是最简单的方法。

《黄帝内经》指出,阳气的维护是养生治病的根本:“阳气之人,天若失位,日若失命。”

太阳作为自然界中最大的阳气来源,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向它借力,以维持自身的阳气。方法简单易操作——就是晒太阳。

晒晒头。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头为一切阳之首,五脏精血、六腑清阳之气全部汇聚于头。百会穴位于头部中央(两耳连线中点)。晒此穴可通脉壮阳。

晒晒背。

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正中,督脉顺脊而行,擦干背部有助于温阳,调理脏腑气血。人的后腰有两个穴位,分别是命门和肾俞。暴晒时可以用手搓搓后腰,直到微热。

晒晒手掌。

经常在手心晒太阳可以缓解疲劳,促进睡眠。手掌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也就是你自然握拳,中指指尖下点的地方。揉这个穴位可以清心安神。

滋养五脏,试试这些食疗方

中医饮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冬季进补必不可少。这里有几个保健食谱与你分享:

心,君主之官。

专注于镇定神经。

心神、血脉,是人体的统帅,被称为君主之官。

内心最怕一个字——“累”。过度劳累,思考过多,容易消耗伤心血,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强心剂重在安神补血。桂圆、莲子、百合、灵芝、淮麦等。都是“强心剂”的绝佳选择。

推荐食谱:百合鸡黄汤

取鸡蛋1个,鲜百合2~3朵,冰糖少许。百合打碎,洗净,煮半小时,加入蛋黄,搅拌煮熟,冰糖调味,睡前饮用。

肝,将军的军官

疏肝理气。

肝藏血,主生发,为将军之官。

肝脏最怕一个字——“堵”。只有疏肝解郁,食欲满足,肝气之路通畅,才能滋养全身;气机不畅会引起肝区疼痛,情绪焦虑抑郁。

补肝重在疏肝理气。可选择玫瑰、陈皮、佛手、青橙、山楂、合欢等。

推荐食谱:玫瑰佛手花茶

取干玫瑰花瓣6克,佛手柑花5克,玳瑁花5克,放入茶杯中,倒入沸水中,盖上盖子炖十分钟,然后改为喝茶。

脾,粮仓的官员

健脾散寒。

脾主运化,清调血液,就像一个仓库保管员。

脾脏最怕一个字——“冷”。它是脾胃的基础,水谷的运化有赖于脾胃的良好运行。风寒过盛、饮食不当、饮食不规律,都会阻碍脾阳运化,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痛、恶心呕吐。

健脾重在健脾、散寒、开胃。茯苓、芡实、莲子、山药是最好的食物补品。

推荐食谱:茯苓保健蛋糕

将适量茯苓、莲子、芡实和山药粉碎,与2倍的米粉混合;加入糖调味,加入牛奶,搅拌成湿蛋糕粉,过筛,用湿布盖30分钟,然后放入锅中蒸熟,即可食用。

龙,大司马。

养肺重在清浊。

肺主降气和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代谢废气的重要器官。可以称之为“空气体净化器”。

肺最怕一个字——“浊”。外在的雾霾、吸烟、油烟以及体内产生的痰湿、肺浊,都会对肺造成伤害。吃太咸,太甜,太油,吃多了会生痰,堵肺。

补肺重就是清浊祛湿。百合、豆瓣菜、剑花、无花果、竹蔗、椰子水、沙参、麦冬、太子参、雪梨、菱角、川贝母、杏仁、陈皮也是常用的化痰止咳的食材。

推荐食谱:青橄榄萝卜猪瘦肉汤

青橄榄10个,瘦肉500g,萝卜1个,蜜枣2个,盐适量。萝卜切块焯水备用。将猪瘦肉切成块,焯水去血水。放入装有青橄榄的陶罐中,再放入两颗蜜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到萝卜软烂。然后,就可以调味吃了。

肾,内政之官

补肾重在适度。

肾藏精,生髓,生,是先天之本,内政之官。

肾最怕一个字——“耗”。《黄帝内经》认为,女性35岁以后,男性40岁以后,肾气开始下降。

但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症状不同,进补方式也不同。

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舌淡胖苔白,腰膝酸软,男性阳痿早泄,女性受孕困难等。,补益应以温阳为主;

肾阴虚者主要表现为畏热、舌红、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男性遗精、女性月经量少或闭经等。滋补应以滋阴为主。

肾最怕一个字——“耗”。最好是调理肾脏,少吃点。饮食上,不妨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乌鸡、桑葚等。

杨菜谱推荐:核桃仁韭菜炒鲜虾。

核桃50克,韭菜150克,鲜虾250克。核桃仁用香油炒黄,用洗净的韭菜末和去壳的鲜虾炒,配以少量白酒。

滋阴推荐食谱:淮杞甲鱼汤

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切块,与山药、枸杞、红枣、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2000ml,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煨2小时左右。

进补3误区,小心勿入!

冬季进补,补对了才是王道。但是,在进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

越贵越好,越多越好?

一方面,每一种补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有针对性的用药可以充分发挥药材的作用。如果乱用反而会伤害身体。另一方面,药价并不完全等于药效。

全家人的药方?

进补要遵循“补虚补实,对症下药”的原则,要根据个人情况量体裁衣,才能起到真正的进补作用。一家人不宜吃同一种补药。

孩子化妆赢在起点?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只要平时饮食均衡,一般不会营养缺乏,也不需要补充药物。

如果孩子真的体弱多病,也建议先听听医生的建议再调理。不要盲目给孩子吃含有人参、鹿茸的东西,否则可能会造成性早熟等不良后果。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一分钟健康与养生》。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ynzywx@qq.com(欢迎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佩兰

⊙操作号:YNZY0003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