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三年必暴涨的中药材(2022年药材价格表)……
123456789
随着中药材涨价,农民种植变得迷茫。这是因为中药材价格在高位运行时,种植户的积极性在空之前增加,大家蜂拥而至,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行情下行,造成大量种植亏损。
当市场种植量减少时,诸多市场因素推动中药材市场上涨。尤其是2021年,中药材市场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普遍上涨,让很多人认为中药材将再次迎来种植高峰期。在这种情况下,种植者反而感到困惑。
因为在已经上涨的行情中,如果选择明年种植,收获时价格会下跌吗?在选择一个高位运行的品种时,会有很多种植户跟风吗?明年的气候会不会很稳定,种什么药材会比较安全?
毕竟中药材低价期造成的伤口还没有愈合。中药材市场在短时间内普遍上涨后,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错觉,迷茫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未来五年种植哪些中药材相对安全,赚钱的几率更大呢?
据中国中药材种植主产区安徽亳州市中药材种植管理专家高先生介绍,目前的中药材市场看似繁荣,实际上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雾里看花,以免选错种植品种。
现阶段可以肯定的是,选择多年生(3年以上)中药材进行种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以多年生中药材牡丹为例。这个品种沉寂多年,2020年市场已经跌到谷底。不管是五年生长期、八年生长期还是十年生长期,一亩牡丹只能卖1000多元,年回报率1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对于牡丹种植户来说,绝对是一种无言的痛苦。毕竟成长了这么多年,年复一年的等待,耽误了太多赚钱的机会,最后只能卖掉。
然而,2021年牡丹价格上涨数倍,让刚刚选择出售的种植户更加心痛。也许这就是中药材的种植,大家都可能遇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所以,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很难在中药材的种植或经营中获得长久的立足之地。
中药材也经历了类似牡丹的经历,2021年同样价格逆袭。那么,这些中药材为什么会遭遇低谷,为什么会开始并肩反击呢?只有想通了这一点,大家才能更清楚的看到未来,甚至是未来五年的种植方向。
原因之一:成为介绍的典范。以牡丹和芍药为例。因为全国各地都可以种植牡丹、芍药,而且容易成活和管理,所以用牡丹油和牡丹花来炒。这导致了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引种种植,甚至寄希望于乡村振兴。尤其是2016年前后,种植规模达到历史峰值。
两个原因:种植大户的进入。种中药材不像种粮。一个人不管发展多少亩、几千亩,根本不会担心市场行情的变化,更不会担心卖不出去,因为全国、全世界的人都在消费粮食。
但如果一个人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中药材,市场可能会饱和,价格会暴跌。
所以这几年选择种植中药材的种植大户基本都是凉的,要么是管理措施跟不上,要么是市场形势下滑。福建有一个种植大户,来亳州发展牡丹种植。第二年种下800亩牡丹苗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直接离开,留下了这两年大量的牡丹苗和投资,头也不回的走了。
三个原因:中药材管理的影响。中药材市场跌到谷底的时候,就已经有赚钱的机会了。许多中药材企业主从2020年开始抄底股票,尤其是2021年中药材价格触底,中药材囤积更加疯狂。就连从来没有涉足过中药材生意的人,也被亲戚朋友逼着去买各种将来能盈利的中药材来储存。
这种行为间接推动了中药材市场的兴起,但这些储存的中药材并没有被市场消化,其消化时间往往需要2-3年。所以这些都是选择中药材种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结合以上因素分析,可发展已陷入低谷的多年生中药材品种、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的多年生中药材品种和对地域(包括地产、土壤)要求较高的多年生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
对于种植户来说,很多还没有走出痛苦,大家还在种与不种之间犹豫。经过三年多的成长,市场上的中药材也消化了。所以,这个时候选择种植,会给他们更大的赚钱机会。
而对于种植技术高或者地域要求高的中药材品种,种植大户一般不敢种植,投入成本也高,种植盈利的概率比较大。
最后,对于牡丹、芍药、黄连、白芨、藏红花、百部、金银花、人参、桔梗、何首乌、地黄、枸杞等多年生中药材,你更喜欢哪种种植前景?还有哪些未上市的常年中药材值得你信赖?
欢迎积极分享交流。下期我们就来说说以后哪些中药材是不能碰的。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