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中医按摩手法大全(民间推拿按摩绝技手法)……
123456789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调整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达到理疗的目的。在性质上,它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以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按摩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方法。按摩又称推拿,古代叫按锤(指快速按摩,放松筋骨),按案(压案);到处玩。例,即按摩)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步总结和发展起来的。
医疗按摩又称推拿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主要应用按摩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物理疗法。除外科疾病(即伤科按摩)外,还可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妇科、内科、儿科等)。),对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发育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五十种病症按摩手法
1.头又冷又疼还得戴帽子。病人头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得戴帽子。因为病虚,百会穴烧在星穴上。
2.头发冷,额头疼,冷了疼痛加重,头怕风怕冷,经常要戴帽子。冷天鼻塞可以分辨气味,热天症状消失。该病是气虚血瘀所致。凤府的百会穴、上星穴、凤池穴被烧。
3.领导昏昏沉沉,无精打采,浑身无力。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是督脉的交汇点。拿到头上能让人神清气爽。
4.偏头痛,因少阳胆经循环不畅,宜取外腿至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或拨(泻)治。
5.酒后头痛,点谷穴、鲁西、百会,搅拌揉捏后脑勺斜方肌起停零食,轻服肩颈。
6.看不清楚,好像被云困住了。因为肝气不足引起的症状,要按摩太冲穴300次。
7.声音嘶哑,感冒咳嗽引起的咽喉痛,抓法,用揉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李三搓着手。
8.落枕,手落枕,任重风府穴强烈刺激。
9.腰疼,直奔大椎穴开5穴,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寒冷凝结了我的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成山穴两侧上臂扭伤点,强刺激太冲穴。移动腰部。
11.腰部周围腰痛伴脉痛一周。取胆经直抵泣穴,强力刺激外关穴,活动腰部。
12.腰酸眼胀,口苦,无食欲,睡眠差,脉象病,合并肝胆症状,在泣穴附近取足强烈刺激。
13.肾虚腰痛,取舒窈穴与太溪穴,一手按一手,常用揉法。
14.呼吸,直抵肝经太冲穴,患者张口,强烈刺激呼出声。
15.臀部疼痛,直奔脾经的武术穴,此病是脾经之病所致。
16.腿痛,直抵合谷穴,该病是由于六腑之症,寒凉血瘀于大肠。
17.腿无力,腿脚麻木,无力,无法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奇穴)后1寸。
18.股四头肌麻木,烧太渊穴,这种病是由肺引起的。放血法。
19.转小腿肌肉,取膀胱经中点,承山穴,刮痧法,治疗寒凝血瘀所致的腓肠肌。
20.足根疼痛,行走时足根不能着地,该病是由于生殖系统寒证,内外踝下揉捏拍打。
21.感冒初起,流鼻涕,刮全头,揉合谷穴和风府风池穴。
22.拉肚子,感冒引起的病,拉肚子,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盐烤,神阙穴,奇效。
23.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肾脏、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结肠、肝胆反射区,辅以糖和盐水。
24.夜尿,肾虚,刮小指,炙或揉夜尿穴。(在小指中间)
25.痛经,揉昆仑穴,太溪穴,揉后踝筋,病因是寒凝血瘀,肝脾,任冲脉。
26.手指麻木,病症为风寒血瘀阻滞手指经络,灸少商穴外关穴。
27.从手腕到手指都有轻微的麻木。该病为风寒所致,如表里络脉,灼太渊穴,从手肘刮下至手指。
28.肩周围肩周炎,手臂抬不起来,取一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入阳窍脉因寒。
29.肩周围肩周炎,年老体弱,肌脉失养,导致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于肩周,按揉刺激天宗穴3分钟。
30.鼻中隔,暴饮暴食引起膈肌痉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管、胸膈反射区。
31.隔膜,该病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食管的收缩反应。点揉大脚趾肚子中间的脑垂体反应区,受到强烈刺激。
32.肝郁气滞,症见胸肋胀满,不能进食,取脾经络脉大宝穴,胃经禁穴祁门,章门穴,揉捏手法,消食化气。
33.胃痛,直取胃经重阳穴,直取里兑穴,强刺激,足的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为辅。
34.肠鸣腹胀,灸内踝下赵海穴,配足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35.胸痛,呼气吸气时疼痛。这种疾病是由愤怒引起的,愤怒会使人感到恶心。患者腹部俯卧,口部推揉,强烈刺激承山穴至昆仑穴至太溪穴。当病人痛苦时,他会大叫。
36.孩子突然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和。在拇指指甲旁边的1个点上流出一滴血。(少商穴对面,指甲外)
37.小儿发热,足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捏,全足揉捏,以双脚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水。
38.排便困难,该病是由于长期服用泻药,导致直肠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承山穴、枳沟穴、足直肠、结肠反射区和腹丛垂体反射区。
39.便秘,摩擦手腕后,心脏经过神门穴,直到方便,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因为心肾不交,肾主二阴的功能减弱。
40.便秘,该病是由于老年人阴液亏损,皮肤表面津液大量流失,肺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所致。刮痧疗法,重点刮食指两侧,以肺经大肠经五穴为主。
41.随意旅行。按压手掌中心、胃肠和肾反射区。
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43.流鼻血,双手中指勾住按压5秒,多见于儿童。
44.眼睛干涩,症状,眼睛干涩无泪,强烈刺激赞珠穴、睛明穴、风府穴的项英穴,直至流泪。
45.因感冒引起的气闭耳聋,服用蒲神穴有强烈刺激和特殊效果。
46.脱垂,伴有排尿不畅或受阻的症状。取足反射区的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脏、肾上腺,加强前列腺、性腺反射区。
47.老年前列腺疾病,脐下中极穴位,阴道穴位。经常按摩有特效。
48.突发疝气,强刺激足部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
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疗法,中午11:00-1:00擦通里、神门穴,晚上7:00-9:00擦曲泽、营门、内关穴、大凌穴,擦腋窝淋巴。
50.中风预防,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痧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每天刮痧手腕到指尖、脚踝到脚趾15分钟。
简单易学的手部按摩
1.从根部到指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左手手背画一个小圈进行按摩。
2.手掌部分,也用拇指画圈的动作按摩,有利于肌肉和肌腱的放松。
3.以左手为例,用右手拇指在左手手背画一个小圈进行按摩,然后用这种方式按摩右手。
按四穴位可治疗感冒
香火点。此穴位于鼻沟中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此穴位50次,可缓解感冒引起的流鼻涕。
大椎穴。此穴位位于颈后部一个大骨突起下,按摩100次可缓解高烧症状。
赤泽穴。此穴位于肘关节内凹陷处。双手交替按压赤泽穴,可止咳。
风雪。风穴位于颈后枕骨下缘,距耳后约两指宽的凹陷处。按摩2分钟可以缓解头痛。
每天按摩保长寿
1.脚底
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六条经络起止于脚上。科学家认为,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的外周神经,它们与大脑和心脏紧密相连,与人体的各个器官紧密相连。所以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足部保健的重要性。经常弯脚趾、走路、踩鹅卵石、用温水泡脚等。,可以促进脚部血液流动。将末梢血液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一个足浴就能轻松解决坚持足底按摩的问题。它不仅集按摩和温水足浴的功能于一身,还可以臭氧杀菌。只要你舒适地躺在座位上,它就能给你进行全套足部按摩。
按摩足部穴位
2、腋下
刺激腋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腋窝是血管、淋巴结、神经最多的地方。它健身的秘诀在于,受刺激时会让人发笑;笑能使各器官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分交换营养和氧气,从而有益于大脑、心脏和肺部。因此,专家称之为“腋窝运动”。
3.胸部
揉胸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主导着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胸腺分泌的免疫活性肢体物质可以监控体内的变异细胞,无情地杀死它们。同时具有抗感染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胸部,从穴位到胡须下面的穴位到心窝处的穴位,100到200次,可以激活胸腺,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4.脊柱
脊柱可以滋养全身器官。是脊柱卫生员非常关注的区域,是人体两条最大经络的督脉经过的地方。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可以刺激经络疏通,使血液畅通,滋养全身器官,强身健体。
5、肚脐
肚脐经常被卫生员当做保健“堡垒”。肚脐为神团穴,中医常用于敷于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疾病。经常按摩肚脐可以防治中风,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常按压以上部位,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延年益寿,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这篇文章日后肯定有用——果断转载 果断关注
太极养生堂微信公众平台太极堂
太极拳应注重学习和交流,分享健康养生知识。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