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阴虚和阳虚的区别(判断阴虚阳虚最准的办法)……
123456789
每当人们听到身体虚弱,就会想到膳食补充剂,希望一些补充剂可以改善身体虚弱。比如有的人坚持用黄芪和人参泡茶,有的人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但真正能从中受益的人却很少。为什么?
不少人常吃六味地黄丸补肾,真的管用吗?
很多男性家里都放着六味地黄丸,坚持吃,希望能补肾,调理肾虚。有些人可以得到更强壮的身体,提高睡眠质量,调理过去肾虚带来的不适。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吃六味地黄丸往往不能补肾,反而越吃越难受。造成不适的关键是弥补错误。
从功效来看,六味地黄丸主要是针对调节阴虚的。其中“三协三补”的药材可以针对肾阴虚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如果是肾阴虚,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确实可以滋补阴虚的问题。但如果只是肾阳虚,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只会加重阴虚,使身体受虚,反而容易伤身。
补肾之前,先分清楚是阴虚还是阳虚
为了避免出现虚不补、药不对症的情况,肾虚体虚的人在补肾之前要明确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找到相应的调理方法,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所谓“阴虚”,就是体内的阴不足。在人体内,精血和津液都属于阴。当津液枯竭,精血不足时,就可能引起阴虚,产生“热证”。肾脏可以帮助人体调动水湿,借助水湿代谢体内的废物。但肾阴虚出现时,也可能导致阴液流失,常出现在久治不愈的人身上。
相反,“阳虚”是指身体的阳气较弱,可能导致身体的阴气较重。从身体上也可以清楚的发现,在同样的环境下,阳虚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阳虚的症状,比如恶寒怕冷。平时有气虚、脾胃不好、过度劳累等问题的人,更容易阳虚。
中医教你4点,辩证看待阴虚、阳虚
如果真的要区分阴虚和阳虚,不妨从四点入手,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体虚,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精神状态:
阴虚和阳虚的人精神状态不同。阴虚的人,主要有一些“上火”的情况,易怒,容易上火。而阳虚的人精神面貌往往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阳气不足还可能导致说话懒言、声音微弱。
2)观察舌像:
阴虚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舌红、舌苔薄的现象,这是内热的影响。但对于阳虚的人来说,舌苔白而厚,舌苔胖,就是一系列的“虚胖”。
3)查找排尿异常情况:
肾阴虚会因阳气过盛而造成津液流失,尿液的颜色更容易变黄。对于肾阳虚的人来说,更容易带来尿清便稀的影响,提示体内殷琦较重。
4)看身体的冷热变化:
阳气不足的人对外界温度变化更敏感,气温下降时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畏寒的情况。而且在同样的环境下,更容易感冒,出冷汗等问题。如果你也有,多半是阳虚。相反,阴虚的人会因阳气过盛而发热,容易产生心烦焦燥的感觉。
对比这四个方面,就可以辩证的看待体虚的症状,采取针对性的调理。
面对阴虚、阳虚,分别应该怎么补?
对于阴虚的人,除了前面提到的六味地黄丸,还可以尝试两种方法。只要多补充水分,就可以喝金银花、决明子等茶,借助凉性药性调理阴虚,滋阴降火。不建议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二,可以试试穴位按摩。按摩命门、太溪穴,可以稳定元气,温肾壮阳,对改善阴虚症状也有好处。
调理阳虚,可以试试食补。平时吃一些温性的食材或者药物,也可以养阳。比如生姜、巴戟天、枸杞等药材可以药食同源,放在日常饮食中也可以滋补身体。
阳虚的人可以多按摩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还可以刺激穴位,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肾阳虚的症状,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
在中医看来,肾是先天的。但受一些生活习惯和疾病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肾虚。面对肾虚,不养生很有可能会伤害身体。学会从四个方面辩证看待阴虚阳虚,采取针对性的调理措施,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数据
易、钟慈生。肾虚证食疗研究[J].中国基础中医杂志,2016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