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蝉衣(中药蝉衣)……
123456789
作者: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管中药师
夏至到来时,蝉开始鸣叫。蝉的叫声“蝉-蝉-”是炎炎夏日不可或缺的交响乐。
蝉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从卵到若虫,蜕皮数次,变成成虫,没有蛹。蝉的一生可以用“惨”来形容。它大半辈子都生活在黑暗的地下,只有最后一次蜕皮的时候才出地面。蜕皮成功后,它开始为这个夏天歌唱,直到生命结束。蝉成年后,它脱下的壳就是蝉蜕,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本草记载
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为蝉若虫之全虫,记载为“蚱蜢”:“蚱蜢气味咸寒,主子吓得羊癫疯,夜间啼哭,羊癫疯寒热”。
蝉蜕的药用最早见于《名医别录》,记载为《枯蝉》:“壳名枯蝉,一只小鸭。孩子有癫痫,女人不能生孩子”。
《本草纲目》中说,“治头风头晕,皮肤风热,痤疮瘙痒,破伤风肿疮,成人失音,小儿风呛,夜哭,阴肿。”
《西医学经验》说:“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是热病初起的重要药物。又善打理隐疹,出门在外,有皮相之力,故需治瘾疹之药。”
来源功效
蝉蜕,又称蝉退、蝉皮、蝉衣等。,是蝉类昆虫黑蝉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夏秋两季采收。
药性:甘、寒。归肺经和肝经。
主治:疏风清热,利咽出疹,明目,解痉止风。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声音嘶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惊风、破伤风等。
用法:内服:煎汤,3 ~ 6g,或单用散剂冲服。一般疾病用药量应小;需要大量解痉。
慎用: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
1.蝉蜕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甲壳素、蝶啶色素、蛋白质如黄蝶呤、丙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钙。
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蜕具有抗惊厥、镇静、镇痛、镇咳、祛痰、平喘、解痉、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心脑血管保护等作用。
3.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破伤风、荨麻疹、角膜血管翳、咳喘、咽炎、肾炎、经期头痛、小儿夜啼、小儿抽动障碍、产后尿潴留、面瘫、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成药制剂
1.十毒清胶囊
成分:生地、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黄芩、土茯苓。
主治: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主治血虚风燥所致的风痒,症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伴有抓痕、结痂、色素沉着;伴有上述症状的皮肤瘙痒。
用法:口服。一日3~4粒,一日3次。
禁忌: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已知本品或处方药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禁用。
2.黄声丸
成分:薄荷、浙贝母、连翘、蝉蜕、胖大海、大黄、川芎、儿茶、桔梗、诃子、甘草、薄荷脑。
主治: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用于声音嘶哑,咽痛,咽干,灼热,咽部有痰,寒热头痛,或便秘尿红;急性和慢性喉炎。
用法:一次6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减半。
慎用:怕冷便溏者慎用。
3.儿童七星茶颗粒
成分:薏苡仁、谷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
主治:开胃消积,清热镇惊。可用于小儿热滞、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失眠、大便不畅、小便短赤等症。
用法:用开水冲服。一次3.5 ~ 7克,一日三次。
禁忌: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的人禁用。
药膳小方
俗话说,一家人夜哭,父母伤心欲绝。这个时候,蝉蜕可能会有所帮助。取蝉蜕7片(去头去爪),炙甘草15g,加水约250ml,煮沸后文火煎熬约10分钟,取药液约150ml,每日2-3次,一日2-3次。对惊恐引起的孩子夜啼效果最好。如果连服2剂都无效,就要考虑孩子夜啼和其他疾病有关,最好去医院看医生。
审稿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药师王若伦
以上作品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药盾公益】PSM药盾公益(微信官方账号:PSMChina),由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汇聚资源,汇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