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菠萝上火吗(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123456789
来源|知道日报作者挣脱枷锁的囚徒。
“上火”是什么鬼?
“吃菠萝容易上火”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然而,“上火”到底是个什么鬼?似乎没有人能一直说清楚。
但追根溯源,“上火”似乎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传统医学理论中还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知道,中医病因的外因称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论什么样的外邪进入体内,都会转化为热或火。所谓邪气“入体化火或化热”。
中医所说的“发热”,除了发热,还会引起局部的肿痛。由于很多不为人知的原因,统称为“无名肿痛”。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火”应该是指这些无名肿痛。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些炎症。
“炎症”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很多人认为“炎症”是现代医学的概念。
其实没有。
其实,“炎症”是一个和内热一样古老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医生塞尔苏斯就提出了这个概念。指的是Dolor、Calor、Rubor、肿瘤,即痛、红、热、肿。
当时,塞尔苏斯不知道细菌和病毒,不知道免疫系统,只是对一些现象的描述。“炎症”与中医的“上火”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用词不同。
现代医学中的炎症只是从传统中借用了“炎症”一词,赋予其新的内容,就像“原子”一词是古希腊哲学中原子论学派的一个词,并不意味着今天的原子论等同于古希腊的原子论。。
古代中医的“上火”和传统西医的“炎症”是一个现象。
为什么吃菠萝会导致口腔黏膜发炎?
有人说,就算“上火”是“发炎”的意思,那么,吃菠萝是怎么引起炎症的呢?
菠萝中有致病菌导致感染性炎症吗?还是含有过敏源导致过敏反应?还是其他因素引发人体自身免疫性炎症?
吃菠萝引起的炎症不是上述任何一种炎症,而是一种不需要免疫系统参与的炎症反应。
什么?
世界上有没有不需要免疫系统参与的炎症?
是的,这叫“神经源性炎症”。
吃菠萝时,菠萝中一种叫类胰蛋白酶的蛋白质会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引起口腔黏膜发炎疼痛,“上火”。
什么是神经源性炎症?
我们知道,通常的炎症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抗外来或身体退化分子的防御性战争。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人体的防御系统不仅仅是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也可以直接识别(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直接发动炎症反应。
为此,初级感觉神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另一类是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
分布的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末梢的感觉受体被称为伤害性受体,其特异性地接受那些(潜在的)伤害性物质或因子。感受器被激活后,产生神经信号,上传到大脑皮层,或者产生疼痛的感觉——疼痛是受伤的信号。
比如也热。为什么超过一定温度会感觉到疼痛,不超过的时候只是感觉到温暖?被不同的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感受到,这个温度阈值> 42℃。
而且,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产生分泌型神经肽,所以也叫肽能神经。
这些分泌的神经肽可以分泌到神经末梢空里来捣乱。
这个神经肽系列是一个很长的列表。目前可以确定几个闹事者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以扩张血管;P物质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外渗和水肿;神经激肽可以刺激疼痛——一句话,这些神经肽可以产生局部炎症反应,与免疫性炎症一样,表现为“红肿热痛”。
因为这种炎症反应不需要免疫系统参与,直接由神经发起,称为神经源性炎症。
辣椒素受体与吃菠萝“上火”
说了这么多,和吃菠萝“上火”有什么关系?
这也需要从“吃辣椒上火”说起。
自从胡椒在16世纪出了南美洲,它的燃烧迅速迷住了整个世界。
为什么辣椒这么辣?
虽然人们很早就知道辣椒之所以辣是因为它含有辣椒素。
然而,直到1997年辣椒素受体被克隆,辣椒素刺激产生辛辣食物的具体机制仍然未知。
最初,辣椒素作用于当时名为香草醛受体VR1的分子,也称为辣椒素受体。
研究发现,VR1受体本质上是一种阳离子通道,是瞬时受体电位(TRP)家族的成员。因为是首次发现,所以最终命名为TRPV1。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包括TRPV1在内的TRP家族受体是一种多功能受体,广泛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其中,TRPV1是一种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的多功能受体,分布于伤害性感觉神经,能接受除辣椒素以外的多种刺激,包括> 42℃的热、pH < 5.9的酸、乙醇、大蒜素、姜辣素、胡椒碱、芥子油等。,以及数十种其他物质,它们激活并产生“热痛”感和神经源性炎症。
这就是为什么酸辣、饮酒、辣椒、葱、姜、蒜等“热”食物会上火的原因。
菠萝中的胰蛋白酶也是TRPV1的配体之一。吃菠萝时,还能刺激口腔和舌黏膜的神经源性炎症,这就是吃菠萝“上火”的秘密。
还有什么水果会吃菠萝似的“上火”
很多水果都含有类胰蛋白酶,容易引起“上火”。比如木瓜,猕猴桃等。
实际上,类胰蛋白酶和其他具有类似刺激性的物质是大量吃水果导致“上火”的原因。
蘸盐水可以防止水果上火吗?
很多地方都有蘸盐水防止水果上火的习俗。这种做法有用吗?
不要!
因为盐水浸泡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类胰蛋白酶等蛋白质的结构,使它们失去适应性。另一方面,即使盐水可以通过盐析使某些蛋白质变性,但盐水浸泡也只能作用于切好的水果表面,根本无济于事。
-本文结尾-
转载:本文由百度知道日报作者原创,转载已获原作者同意。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