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土茯苓功效与作用(土茯苓抗肿瘤作用)……
123456789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土茯苓,它出自《本草纲目》,是百合科藤本植物土茯苓的块茎。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一年四季都可以挖,尤其是深秋和初冬。使用。
茯苓味甘、淡、微苦、微寒。归肝、胃、膀胱经。
具有清热解毒、清湿热毒汞的功效。
土茯苓对梅毒有一定疗效。自明代梅毒传入中国以来,本品曾是明清时期治疗梅毒的重要药物。由于本品还可缓解汞中毒,且当时普遍使用轻粉、升药等含汞药物治疗梅毒,由于这类患者因服用汞中毒而出现肢体挛缩、牙龈肿胀、口腔颊部溃烂等症状,故当时使用相当普遍,具有治疗梅毒和缓解汞中毒的双重功效。
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
可单用,如《经岳全书》土茯苓汤,可大剂量煎服,常服。
或者比如《滇南本草》里的,可以水煎,酒煎,治杨梅疮毒。
若配合金银花、白鲜皮、薏苡仁清热解毒,疗效更佳。比如《医宗金鉴》中的搜风解毒汤。
慢性汞中毒,可与金银花、绿豆、生甘草同用,以水代茶煎服。
水银水星
茯苓能清热解毒,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咽喉牙龈肿痛等。
如《滇南本草》中用于治疗红肿疮疡。
土茯苓还常用于各种湿气重的疾病,如淋证、关节痛、带下、湿疹等。
治湿热淋证,常与车前子、慕童木通、海金沙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治湿热痹,常与擅长治疗湿热痹的秦艽、季芳、络石藤等祛风湿药同用。
对于湿热带下,可单用,或与苦参、黄柏等长于清热燥湿止带之品同用。如《滇南本草》单用治带下。
治湿疹、湿疮,常与苦参、白鲜皮等清热燥湿之品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发的大鼠肝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水煎液、稀醇制剂、多糖或粗黄酮对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有一定的抗作用,但对棉酚诱发的雄性大鼠精子抑制作用不明显。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感染动物,还具有汞中毒、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β受体阻断样作用。
好了,今天的中医科普就到这里。你有所收获。请随意留言。欢迎每天打卡。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