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病毒感染最明显的症状(病毒性生殖感染的症状)……

123456789

介绍

感染一直是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疼痛是感染的预警信号之一。急性感染症状缓解后疼痛可能持续,而急性感染性疼痛可能转为慢性疼痛。最近,英国医学杂志(IF: 93.333)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解释了常见细菌和病毒感染与各种疼痛的关系,以及受治疗影响的相关慢性疼痛。

常见的病毒相关疼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VZV感染导致水痘和带状疱疹。初次感染后潜伏于背根或脑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重新激活。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或诱发性(如异常疼痛),急性再激活通常引起伤害性(水疱疹)和神经性(急性神经根炎)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疼痛。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性疼痛,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以在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年老、前驱疼痛、严重疱疹疼痛和皮肤损伤、显著的免疫抑制和糖尿病。治疗VZV及其急性疼痛可以降低PHN的发病率。策略包括抗病毒治疗、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神经性镇痛药、局部麻醉剂、硬膜外类固醇和神经调节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最有效的方法,可降低67%的风险和症状。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发展改善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预后,但很少能完全消除病毒。超过50%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会出现慢性非癌性疼痛。疼痛性周围神经病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疼痛形式是手套或袜子。

艾滋病毒感染有更大的伤害性疼痛的风险。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胸痛、肌肉骨骼疼痛和头痛,纤维肌痛的风险更高。HIV导致这些症状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它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有相似的机制。可能的原因是中枢和外周神经敏感和心理社会因素(如社会孤立或自我羞耻)。

单纯疱疹病毒

大多数人通过粘膜表面或擦伤的皮肤接触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或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后可能出现急性症状,但大多数人没有症状。HSV-1和HSV-2进入感觉神经节,建立终身潜伏期,激活后可能复发。它们通常表现为皮肤粘膜上的水泡(如唇和唇上的水泡病变),通常伴有前驱症状的烧灼感、疼痛或瘙痒。HSV-1与脑炎和疱疹性角膜炎有关。疱疹性角膜炎以眼部疼痛为特征,是感染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HSV-1和HSV-2也可以通过激活神经胶质细胞引起中枢自发性疼痛。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根除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HCV常见的肝外表现包括关节痛、淋巴瘤、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其中大部分与慢性疼痛有关。该病毒也是混合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远端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周围神经病可以独立于冷球蛋白血症而发生,并且与老年和HCV感染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增加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从而导致超敏反应和可能的中枢介导的疼痛。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住院患者中20%~60%与急性疼痛有关,常见主诉为肌痛或关节痛、头痛、咽痛(≥25%);其次是胸痛、脊柱痛、腹痛等除头痛以外的神经系统症状。症状可由许多因素引起,包括免疫反应、发烧和病毒入侵(关节痛、肌炎、心肌炎或胸痛)。新冠肺炎约有5-15%的住院患者会出现腹痛,可能与胃肠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与病毒结合、淋巴结异常、肺部疼痛或内脏膨胀有关。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急性疼痛可以降低死亡率和重症监护率,这可能与参与疼痛调节和注意力分散的神经递质的激活有关。

常见的细菌和螺旋体相关疼痛

莱姆病螺旋体

患者的疼痛可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后立即出现(第一阶段包括局部疼痛和全身症状),感染后数天至数周出现(第二阶段包括剧烈头痛、肌痛和关节痛),第三阶段可在感染后数月至数年出现。据认为,它可能继发于中枢敏化。莱姆病综合征在10%~20%的患者治疗后发生,这意味着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仍然可以出现类似纤维肌痛、肌肉骨骼疼痛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也称为慢性莱姆病。超过75%的患者有头痛、关节痛、肌痛和神经性疼痛。同时,认知障碍、疲劳和睡眠功能障碍也会影响大多数莱姆病患者。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分为少菌型和多菌型。虽然感觉丧失、视觉障碍和毁容更常见,但约35%的患者患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种细菌可以通过内皮细胞或受感染的单核细胞进入神经系统,表现出对许旺细胞的亲和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类型根据疾病的负担而变化。细菌少的麻风通常累及尺神经和腓神经,而疾病晚期常导致弥漫性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常累及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除了神经性疼痛,麻风病患者还具有来自组织侵入(如皮肤、鼻子、睾丸)和毁容的伤害性疼痛。

苍白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常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患者一般在感染后三周内出现硬下疳(一期梅毒的特征性体征),三个月内出现二期梅毒,即梅毒疹等伴有疼痛不适的表现,包括淋巴结异常、粘膜损害、胃炎、肝炎、肾小球肾炎、肺脓肿等。潜伏期通常不到一年,出现三期梅毒。其最常见的表现是神经系统(如感觉异常、轻瘫、共济失调、视力障碍和认知障碍),其次是心血管并发症(如主动脉瘤和心肌炎)和梅毒性牙龈肿胀。青霉素是任何阶段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即使细菌被清除,器官损伤严重,疼痛也可能持续存在。

治疗受影响的慢性疼痛。

此外,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也可能与慢性疼痛有关,通常呈剂量或时间依赖性,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与周围神经病变有关(表1)。

表1抗生素治疗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和其他疼痛

标签

感染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引起疼痛。疼痛是急性感染的核心症状,可由侵入机体(如脓毒性关节炎)或内脏器官(如阑尾炎),或神经损伤(如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炎)及伴随的炎症过程直接引起。一些患者的感染消退后,其引起的免疫反应持续存在,导致慢性疼痛。目前,感染后的慢性疼痛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和伤害感受性可塑性疼痛(伤害感受性可塑性疼痛是国际疼痛研究界提出的描述第三类疼痛的语义术语,其机制不同于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但具体的疼痛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感染后慢性疼痛的治疗是经验性的,在没有持续感染的证据的情况下,抗生素提供的益处很少。与防止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类似,通过生物心理社会框架进行早期治疗可以防止感染后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但需要更多的研究。

参考资料:

1.慢性疼痛和感染:机制,原因,条件,治疗和争议。BMJ医药2022;1:e000108。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断和治疗共识汇编专家组。中国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03):161-167。

3.魏巍。莱姆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2,35(04):340-342。

4.Fitzcharles MA,Cohen SP,Clauw DJ,Littlejohn G,Usui C,Hauser w .非对称性疼痛:对普遍疼痛状况的理解。柳叶刀。2021年5月29日;397(10289):2098-2110.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