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中风的前兆有什么症状()……
123456789
昨天和朋友聊天,说第二天是世界卒中日。朋友讲了一个他遇到的案例。他的叔叔是一名刚退休的医生。十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二型糖尿病,他一直控制着病情。但是退休后生活方式变了,活动量减少,血糖有点不稳定。结果前段时间的某一天,他阿姨发现他老婆感觉有点不稳不稳的,我却没有明显的感觉。然后发现胳膊没劲,阿姨觉得不对劲就赶紧给他打电话。他怀疑是中风,就开车过来接老两口,去医院检查。果然,这些症状就是中风的前兆,由于及时就医,避免了一场健康危机。
这位朋友感叹,身边有个细心的亲人真的很重要,可以早发现问题,早预防。的确,今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与朋友们的感受一致,“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和治疗”。
中风,俗称中风,是临床上常见而又凶险的疾病。一旦它急性发作,就可能有致命的危机。有些患者即使得到治疗,最终也可能是终身残疾,这让患者和家属非常痛苦。其实中风不是突然发生的。大部分中风都和我们平时知道的慢性病有关,比如三高、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平时看起来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长期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中风这种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中风,身体机能会受到影响,急剧下降,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生活和经济负担。
但如果能尽早知道中风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预防,对患者和家属的生活会有更好的保障。今天,让我们在世界卒中日一起了解卒中!
为什么会出现中风?中风的成因与症状有哪些?
了解中风的原因。
前面说过,中风是脑中风的俗称,脑中风也叫中风。它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破裂或梗塞引起的大脑缺氧和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这样一来,身体就会麻木,不协调,也有可能致命。根据中风的病因,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血压迅速升高,导致脑血管壁破裂,血液从血管中流出,在脑组织中形成血管,因此会压迫脑组织。血压快速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如血压高、情绪变化剧烈、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温差大等等。
缺血性中风:脂肪胆固醇形成斑块,由于长期堆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变窄变硬,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此时一方面容易使血管壁受损,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斑块堵塞血管而形成缺血性中风。一般来说,大多数中风都是缺血性中风。
中风的体征和症状
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发作都很突然,往往让患者、家属甚至医生都感到措手不及。因此,了解中风的早期症状或体征有助于提前预防。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判断早期征兆:
1,身体不平衡,走路会晃晃悠悠,步伐不稳。
2.眼睛看不清,视力模糊。
3.脸歪斜扭曲,嘴巴眼睛歪斜。
4.上肢无力。此时患者可以水平举起手10秒钟。中风患者可能会有一只手下垂。
5.语言异常,突然口齿不清。外人可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能清楚地说完一句话。
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尤其是脸歪、手软或说话含糊不清的,需要明确记录中风发作的时间,并立即到医院就诊。你要把握好急性中风抢救3小时的原则,这样你才能有更好的预后。
如果患者不能站立,则需要平卧,平卧在瘫痪无力的一侧,以免因口腔内分泌物堵塞气道而窒息。另外,不要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吃药(有时候有些家属可能会给患者吃速效救心丸),一定要等医院医生了解病情后再治疗。
脑卒中也就是脑中风都有哪些高危因素呢?哪些问题可以预防呢?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目前医学界有十大类,称为“5+3+2”。这是什么意思?表示有五种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主要是瓣膜病、房颤等。)和肥胖(不要小看肥胖);3是疾病的遗传史,指中风家族史、中风既往史和轻度脑缺血既往史;而是指不规律运动,抽烟喝酒的不健康习惯。
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以及具有上述三种危险因素的人群,都是中风的高危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这部分人群需要更严格的防控,定期体检,控制好三高指标。
在上述危险因素中,遗传史可能是不可预防的,但我们实际上可以预防其他危险因素。那么我们需要控制它们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学习:
1.高血压
因为高血压容易使血管壁硬化,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有高血压问题的人要定期检查血压,保持在140/90mmhg以下。
2.血脂过多
人体血压中的胆固醇水平过高,容易加速动脉硬化的程度。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将总胆固醇控制在4.2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3.糖尿病(高血糖症)
患有糖尿病或长期血糖异常的患者患中风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左右。这是因为血糖波动大,会损伤血管壁。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减少中风的发生。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部低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要控制在7.8mmol/L。如果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标准,餐前餐后血糖差值也应小于3.33 mmol/L。
4.抽烟喝酒。
因为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导致血脂升高、肥胖、高血压,所以尽量戒烟、适量饮酒甚至不饮酒。
5.缺乏经常锻炼
长期缺乏运动,体质下降,脂肪增加,肥胖会进一步增加中风的几率。要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形成每周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以考虑慢跑和快走。
6.肥胖
肥胖与多种慢性病有关,所以体重指数要控制在24以内(当然也不能太瘦,会出现营养不良,身体质量指数要在18-24之间),这样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7.不良饮食习惯
重饮食,以高盐、高糖、高油为主,容易产生“三高”。因此,你应该在饮食中减少这些食物,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这有助于稳定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发生。
预防中风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防胜于治疗。知道了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后,建议大家可以知道自己目前符合哪些项目,多注意改善。除了控制各种数值外,预防的方法和力度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从而达到适当的预防和控制。
比如,我们以高血压为例。中风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不能快速降压,需要平稳降压。血压快速升高会导致血管破裂,但血压快速降低也可能导致血管异常。降压主要是控制血压水平,避免上下大幅波动。所以,中风高危人群如果服药降压,更适合长期稳定血压的药物。同样,控制血糖也是如此。另外,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后,不能只看当时的指标,以后就放任不管了。相反,我们应该不断地测试血压、血糖和血脂。而且三高指标因人而异,受患者身体状况和其他慢性病的影响,需要多咨询医生,而不是自己去判断和确定。
# 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个𰵊个个2000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