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冬枣(冬枣百度百科)……
123456789
冬枣,为什么叫冬枣?顾名思义,冬枣成熟。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冬枣在夏天成熟。
今年的冬枣已经大量上市。
截至7月份,产地冬枣价格在10-15元/斤左右,部分批发市场20-25元/斤,上海超市40-50元/斤,电商平台30-40元/斤。
随着冬枣逐渐大量上市,价格会逐渐回落。
冬枣在夏季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追捧,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质疑。
很多人认为冬枣夏初上市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冬枣没有必要夏初上市。完全是因为农民为了抢早价,破坏冬枣的风味。这种行为和芒果、猕猴桃早收是一样的。
这种说法对吗?冬枣夏天成熟真的采摘早吗?
夏季成熟的冬枣咋种出来的?
大多数冬枣在户外从10月到11月成熟。夏季6-7月能成熟的冬枣,其实就是大棚里的冬枣,也就是温室里的冬枣。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冬天的大棚蔬菜是吃得最多的大棚农产品。因为北方地区冬天不能露天种菜,所以只能吃大棚菜。
这是早期温室最重要的功能。
后来很多人发现冬天水果种类少了,于是有人开始在大棚里种水果,让它们在2-5月上市。因为这段时间是水果“青黄不接”的时候,市场上的水果种类较少,往往这个时候的水果上市后就能卖出高价。
于是就有了温室水果。典型代表就是大棚草莓。中国北方的鲜草莓大多种植在温室里。
除了大棚草莓,还有大棚樱桃,3-5月份可以成熟,根据上市时间不同,可以卖到80-200元/斤。
为什么歧视冬枣?
夏季上市的冬枣,其实和温室里的草莓、樱桃一样,都是温室水果。但为什么歧视大棚草莓和樱桃的人少了,歧视冬枣的人多了?
其实还有一个思维惯性的问题。我们说过,发展大棚主要是为了冬天吃蔬菜水果。但是冬枣本身在临近冬季的深秋成熟。大棚冬枣是临近冬季成熟,移至夏季成熟的冬枣。夏天基本不缺水果,让人一时间觉得很奇怪,难以接受,潜意识里觉得里面有猫腻。
于是,很多人开始指责夏冬枣违反了冬枣的生长规律,认为这是不自然的,认为这种做法让冬枣难吃。
这可能是很多人歧视夏冬枣的原因。
为什么要夏季熟?
那么,为什么明明可以在淡季成熟的水果,偏偏要到水果季来凑热闹呢?
有些人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收获早,急于上市,认为农民为了短期利益,第一时间采摘未成熟的冬枣,忽视了长远利益。有人认为,农民把冬枣种在大棚里,是为了早点卖,卖个好价钱,迫使冬枣在夏天成熟,然后达到早点收获,抢市场的目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夏季冬枣提前上市确实有市场因素。上市早的冬枣价格高。但从根本上说,冬枣上市早的原因还是品种问题。
冬枣又脆又甜又薄,下雨容易开裂。以前冬枣露天种植,冬枣裂果率很高,尤其是陕西大理冬枣,下一场雨损失严重。此外,在露天环境下,各种鸟类的啄食以及昆虫引起的病虫害都是非常难以控制的。这导致冬枣露天种植产量低、风险大,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
露天冬枣早期,冬枣阿津价格可达80元-100元/斤,非常贵。后来是大棚冬枣的兴起,冬枣产量上来了,价格就下来了。
也就是说,大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冬枣的产量。农民不一定非要在大棚里种冬枣,有些水果大棚更合适。
温室可分为暖棚和冷棚。暖棚可以简单理解为温度高的棚,冷棚可以简单理解为保温棚(不是冷棚)。无论是冷棚还是暖棚,大棚内的温度都比外面高很多,气温的上升让冬枣提前了几个月上市。
因为下雨容易开裂,所以进入温室,由于温室温度高,提前成熟。换句话说,夏天的冬枣不是抢着早摘,而是种植环境的改变。改变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高产量。
冬枣夏季成熟好不好?
从水果市场来看,冬枣在6-8月份成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6-8月是一年中水果种类最多的时候,市场上水果太多,冬枣的销售会更有竞争力。
所以冬枣6-8月份成熟真的不是农民的错。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催熟时间,恐怕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个季节来催熟冬枣。11月份成熟的冬枣,估计竞争力不如现在的市场。
但是没办法,冷棚里的冬枣就是这个阶段成熟的。
要想提前成熟,就得去温室。大棚冬枣最快5月初可以上市。当时正是水果的空白色期,水果市场上的水果很少,冬枣的竞争压力较小,冬枣的价格较高。
大棚冬枣的兴起,主要是为了错开6-8月的果实高峰期,卖出高价。
“九牛一毛,千里之外。”
因为品种特性容易出现雨裂,所以出现了温室种植,又因为温室内的温度问题,成熟度提前到了6-8月。而且因为6-8月份是果实的高峰期,市场竞争压力大,所以只能简单的提高大棚温度,让冬枣在5-6月份成熟。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