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手足口病一般几天能好(手足口病轻微图片)……
123456789
5月以来,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率持续上升。6-7月天气炎热,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目前,有许多儿童患有手足口病(HFMD)。近日,记者采访了滨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付岭教授,向她请教了HFMD的防治问题。
手足口病大多比较轻微,大约一周就能自愈。
“一年一度的手足口病,已经让父母脸色苍白。其实不用太紧张。”吴付岭说,大多数孩子都是轻度的,他们在隔离和在家休息后可以自愈。重症患儿只有少数,大部分及时入院后很快就能治愈。手足口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去医院治疗后,遵医嘱服药,一周左右就能康复。家长不用太担心。
吴付岭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事实上,儿童手足口病分为轻症和重症。如果只是轻度病例,这种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只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正规治疗,治疗一周就能痊愈。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具有传染性,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
疫情期间,幼儿园容易发生集体感染。
手足口病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奶具、被褥等间接传播,如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患者咽喉分泌物和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果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能被水感染。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没有严格的区域。这种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春夏,但冬天很少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这种聚集现象。
手足口病要与麻疹、水痘相区别。
因为手足口病的症状,家长很容易将其与过敏性荨麻疹、水痘等疾病混淆。
麻疹发病前,一般有一个高热过程,早期就像病毒性感冒。发烧,流鼻涕,流眼泪,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烧两到三天后,在发烧不退的情况下会出现皮疹,而且皮疹会很快消失。HFMD早期全身症状较轻,包括低热、嗜睡、头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皮疹大多局限在HFMD,完全没有麻疹的症状。
水痘最主要的全身症状一般会遍布全身,最密集的部位是前后胸、腹、背。此外,也可出现在头面部、头皮、脚底、手指、手掌。发烧的同时或者第二天,米粒大小的红色痘坑就可以出现。数小时后,痘坑会变成水滴般明亮的疱疹,一般持续1至2周。HFMD在低烧的同时,还会出现流鼻涕、厌食、喉咙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手掌、趾背、臀部皮肤、指趾间皱襞上的疱疹呈散在分布。水疱破后变成浅糜烂、溃疡,灼痛明显。红色斑丘疹或水疱,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通常出现在手掌、趾背等容易摩擦的部位。另外,孩子嗓子疼,因为嗓子疼拒绝吃饭。
一旦确诊手足口病,首先要隔离。
对于普通病例,一旦确诊,首先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也可用于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感染科检查治疗。
吴付岭提醒,在流行季节,尽量不要让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使之成为良好的习惯;炎热的夏天,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作息规律,避免宝宝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给孩子的衣服、玩具晾晒或消毒,给粪便消毒。
来源:鲁北晚报,超赞
觉得不错,请点“赞”哦↓↓↓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