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术后恢复(术后恢复期是多久)……

123456789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手术的风险逐渐降低,术后疗效也越来越好。但大多数患者及家属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认为术后只需要营养、护理和休息,很快就回家休养,忽视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但在家庭环境中,环境卫生条件和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往往得不到保障,患者会面临身体下降甚至残疾的风险。如果术后给予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避免大部分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因此,给予合理的家庭康复指导,纠正患者及家属错误的术后康复观念,树立正确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相信轻度损伤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大部分不需要过分强调术后康复。然而,严重的术后患者往往会留下关节肿胀和僵硬、伤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组织缺损、疤痕粘连、肌肉萎缩等。经常有患者抱怨手术很成功,但是后续的日常生活很受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伤筋动骨的100天和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100天是不一样的。

手术完成后,基本有三个时期:

即在1 ~ 4周的急性期,应考虑物理因素,控制疼痛,减少渗出,并通过适当维持关节活动度和其他被动活动,如等速和肌力训练,提高肌力。在家庭环境中,要做到以上几点,应要求患者及家属加强对护理、卫生、康复强度和频率的适当把握,并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5-8周的亚急性期,即在急性期控制感染和疼痛的基础上,持续增加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平衡控制等患者术后功能。此时强调患者功能的改善,尤其是患者耐力、肌力、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

9周后,患者已基本进入稳定期。这时候更多的康复训练会放在肌肉耐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细节的协调控制上。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及家属要重点做好精细动作等训练,让患者尽可能回归自理,提高自理能力。以上三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可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内容,树立终身康复意识,直至满足个人生活和运动要求。

在中国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医学学科,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了解康复是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手术一样。术后康复过程中,康复与疼痛、饮食、护理、休息等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患者的心肺耐力、骨关节、脑神经功能乃至癌症的预后功能。

当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治疗时,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切除病灶是其主要优势,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毕竟手术必然会导致人体原有结构的破坏。这期间的痛苦可能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功能上的损伤。如果切口、缝合等。处理不当,常伴有血肿,甚至不当的体位、治疗和运动都可能导致切口疝。即使术中止血及时仔细,仍可能出现水肿或血肿渗出。而且手术伤口周围的组织在不适当的活动下容易形成疤痕,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疼痛等。,形成恶性循环,降低手术的预后和康复效果。

在患者的术后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得到了大多数传统观念的支持,并被广泛使用。然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嗜睡、免疫系统紊乱甚至癌症等。这些都是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与康复方法相比,几乎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能充分调动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还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后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心理症状。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家庭康复的条件下,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文/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康复中心曹、吴亮)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