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健康信息:经络养生运动(拍打身体部位能通经络吗)……

123456789

“这个功法简单易行。每次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完成。可以在晚睡或早起前完成,不需要太多时间。彭景山常年如此修行,寿数95岁。彭老的老师是高柏穗。主人已经103岁了。由此可见功法的好处。”

“床上运动”是指经络通过适应经络的各种运动,从外到内,从经络到内脏,从顶部到大脑,达到左右平衡。所以有病能治病,无病能防,才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第一部分,练习准备

床上的运动时间应该是早上起床后或者深夜睡觉前。因为练习的时候要脱一脱外套带,有工作的可以睡前安排,退休的可以起床后做。

坐在床上,解开衣领钩和腰带,什么都别想。虽然不需要守腹(小腹为气海穴),但要沉着冷静,专心练习。静坐三五分钟,练习开始。

第2节,下肢运动

脱下裤子只穿短裤。如果冬天室内温度低,可以锻炼下肢后穿上裤子。

1.伸直双腿,双手伸直放在大腿根外侧。

双手从腿根部向下推至外踝(小腿和脚之间,外侧突出的部分)。第一次练习你可能推不动外踝,所以你可以随便推,时间长了自然会推到外踝。挺直你的脊柱,双手向前倾斜,坐着不动。

然后将手移到内踝上部(小腿和脚之间,内侧突出的部分)。此时手指从外踝向内踝上部移动,从内踝向大腿根部直推。让你的手指贴近大腿的皮肤。这个动作重复32次。

腿外侧是足三阳经,即胃经、胆经、膀胱经的循环部位。要推这三条经络,必须用手紧紧按压大腿皮肤才能发挥作用。

腿内侧为足三阴经,即肾经、脾经、肝经的循环部位。三阳经“从头到脚”都在下肢外侧。足三阴经“从足行至胸”,位于下肢内侧。这两个练习可以先调整双腿的六经。

二、用双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其他四指,拇指用力按压32次。

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的主穴,称为和穴(每条经络有经穴、容穴、俞穴、元穴、经穴、和穴,都是重要的穴位)。足三里可治胃病,助消化,散寒活血,治腿痛。胃是“后天的起源”。艾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称为“长寿穴”。每天按摩32次,对胃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以强身健体,抗衰老,延年益寿。

3.双腿伸直,双掌压膝(俗称“膝”),由内向外压32次。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在运动时起到杠杆的作用。长时间站立或受凉容易患膝关节炎,是风湿病中的多发病。每天按摩膝盖,不仅可以防治膝关节炎,还可以通胃经。膝盖的次数至少为32次,患膝关节炎的人数可增加一倍或两倍。

第四,先练左腿。左腿弯曲了。右手拇指按在左腿曲泉穴上,同时中指按住卫中穴,左手手掌攀于膝下,使小腿上下摆动32次。

曲泉穴是肾经的穴位,钟伟膀胱经的穴位,膝盖以下是胃经和胆经。以上所有经络都可以从这个练习中受益。特别适用于治疗和预防膝关节炎。

练右腿时用左手,动作和练左腿时一样。

5.赤脚坐在床上,双脚相对,脚尖约一尺远,手掌在双脚同侧摩擦,从脚尖到脚跟,经过涌泉穴32次。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肾是“先天之本”。按摩涌泉,直达肾经。“肾主骨”,“肾始于二阴”,“腰为肾之宅”。腰痛、腿软、肾囊潮湿、疝气、遗精、早泄、阳痰、女子性冷淡(对性生活不感兴趣)、揉涌泉穴等情况均有效。肾病的人,不管32倍,可以增加到一两百倍。

6.伸直双腿,脚尖前后倾斜32次。

前面五个姿势锻炼脚的三阳三阴经,重复胃、胆、肾经。因为生病,选你需要的,练你需要的,尽可能增加运动量。最后,脚趾前后摆动,使脚的六经一起运动,以增加其效果。

第3节,上肢运动

1.盘腿坐在床上,双臂向前伸展,掌心向下,然后俯身在胸前,由内向外画圈32次。保持你的手臂与乳头齐平。

锻炼手的三阴经,即肺、心包经、心经。肺呼吸,心包是心脏的外围,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心脏控制血液循环。这三条经络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规律的经络运动,从经络到内脏,导致呼吸正常,精力充沛,心包保护心脏,自然健康。

2.手臂向左右伸展,与乳头平齐,掌心向下,从左右到胸部一起画圈,摸鼻尖32次。

锻炼手的三条阳经,即大肠、三焦、小肠三条经。大肠以排泄为主,像垃圾清除。大使通畅了,才能消化好,才能增加食欲。三焦分别为清、浊,主要排除无用之水,正常从尿中排出。三焦有病,容易水肿。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器官。

三阳经功能正常,自然排便顺畅,消化良好,营养充足,精神旺盛,心情愉快。

3.保持双臂伸直,掌心向下,手指摆动,同时从左腿外侧向右侧画圈。用手指尖转动眼睛16次。

双手放在右腿外侧,双臂从右腿外侧向左画圈。其他动作相同。

这个动作。使手的三阴三阳经脉同时运动,有利于增强运动的效益。

第四,左手掌心向上,中指与无名指分开。右手掌心向下,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插入左手中指、无名指,用拇指从大鱼际到大鱼际画圆,共32次。

右手运动和左手运动是一样的。

人的经络在头部、五官、手脚是最敏感的。按摩手的六经手指最敏感的部位,使经络通畅。

5.伸出左手五指,依次进行以下练习:

(1)右手食中指并拢,左手拇指桡侧从根部向根部推。这个动作是锻炼肺经末梢。

(2)用右手喂中指,左手食指桡侧从指尖向根部推。这个动作是锻炼大肠经的末梢。

(3)用右手食,中指并拢握住,左手中指前端从根部向指尖推。这个动作是锻炼心包经。

(4)用右手,食中指,推左手无名指至尺侧,由尖至根,属三焦经。

(5)用右手中、中指从根部向指尖推左手小指桡侧,属于心经。

(6)用右手中、中指推左手小指尺侧,由尖至根,属小肠经。

通过以上动作,手的六经末端在手指部分得到充分放松。同理,左手两指推右手五指。各推32次。

6.用拇指和食指捏另一只手手指第一指节内侧“蟹眼”点,每只手32次。

最后,捏手六经的蟹眼穴,是强化手六经的常用运动。

第4节,脊柱运动

人体脊柱是督脉所循的部分。督脉在经络科学上被称为“全阳之海”。手的三阳经和脚的三阳经都是督脉统率,肾经也是从脊柱两侧上行入脑,所以是非常重要的经脉。

但在日常生活中,州长锻炼的机会很少。除此之外,由于职业关系,久坐或姿势不当常导致脊柱屈曲、椎体肥大、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脊柱运动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对肥大性脊椎炎也有医疗作用。

脊柱运动只有一个动作,看似容易,其实很难。但是经过认真练习,一般需要两个星期才能初步模拟出形状,渐渐的你就可以完全掌握了。

这种运动姿势,先坐起来,自然盘腿,靠坐姿练气功,单盘腿,双盘腿,自然盘腿,双盘腿一定要练均匀;双腿自然交叉,随意坐姿,躯干保持直立,臀部保持不动,头部保持不动,只让脊柱从左向右旋转32次;从右向左旋转也是如此。

第5节,头部和颈部运动

首先,颈部运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颈部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在医院,颈椎病,或者落枕,不能左右看,有的“落枕”,有的胸锁乳突肌僵硬,导致颈部向一侧倾斜。本节专门进行颈部训练,不仅锻炼了手脚六阳经的颈部,还能预防各种颈部疾病,对大脑系统也有好处。

盘腿而坐,保持背部挺直。尽量把脖子前倾后仰32次(前后各算一次),然后把头向左右弯曲32次。

试着从左右两边向后扭转物品(类似八段锦的“五劳七伤后回头看”)。算下来大概1次,一共32次。

“八段锦”是古代八大运动姿势之一:“双手持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鹰,单举调理脾胃,五劳七伤后回首,甩头甩尾除心火,身后百病除,存拳怒增劲,双手爬脚强肾腰。”八句口诀,把八个动作解释清楚。流传很久了,还有一本专门的书,很好找。“五劳七伤后回头看”,即尽可能向后扭动左肩看东西,然后向右做同样的动作,左右各算一次,共32个练习。

第二,练耳朵和牙齿

医院耳鼻喉科有一种从鼻孔向耳洞抽气的医疗方法,很难受。“耳训”等于用自己的真气冲击耳洞,对于初期耳鸣非常有效,长期也会改善病程。

(1)坐直,屏住呼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将这种气息强行压入两侧耳洞。这时,你可以听到“突,突”的声音,同时,气体流向你的耳膜。这个练习不能一口气敲32下。能鼓多少次?次数因人而异。

(2)食指按一风穴,中指自然按耳前听会穴,双手按同侧穴,提按,叩齿32次。

(3)双手刷耳32次。

见图1一风穴和听会穴。揉耳朵敲牙齿数数。然后刷耳32次,使耳膜震动,耳朵周围少阳三焦经络。

第三,抚脸抗衰老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唾液对人体大有用处。唾液产生于口腔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正常情况下,这些腺体每天分泌约1500毫升唾液,其中含有多种酶,具有杀菌、抑菌、消化等作用。近年来,日本的Tomsaburo Ogata等人发现唾液中含有腮腺激素。

(1)将双手中指放在鼻子旁边的项英穴上,从鼻子往上推,将唐寅传到额头,再从额头分至两个太阳,停在程响穴下方太阳与颊车穴的交点上,做32次。

(2)训练眼睛抗衰老

闭上眼睛,伸展双手,用手指从鼻梁脚开始轻轻摩擦上眼睑32次。

训练眼睛抗衰老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预防感冒,二是可以使面色有光泽,三是可以使面部容光焕发,老年人脸上没有皱纹。涂口水擦脸,效果会更好。

(3)搓和涂要好看。

练习前,用温水洗脸。这种做法,先用唾液充满口腔,慢慢吐出来,一边吐出一边均匀涂抹在脸上。然后双手合十搓热,趁热顺着面部肌肉纹理搓脸,顺着脸颊上下搓,额头和下胡须侧着搓,再搓脖子和颈背,就像洗脸一样。

手凉了,就搓对方的手,手心变热,再搓脸和脖子,就是“把脸洗干”三次。

第四,抓头发,健脑

以百会穴为中心,双手十指前后左右挠头皮32次,然后整理头发。

第六节。吸气和接受工作

坐起来,微微闭上眼睛,看着自己的鼻子,用舌尖舔上颚,闭着嘴用鼻子深呼吸,越慢越好。到了腹部,手按在小腹上膨胀变硬。立即放下舌头,从嘴里慢慢呼出这一口气。

如果你某个地方有病,就在某个地方想想,比如腰疼,呼气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腰上。久而久之,只要一想起来,腰部就会有轻微的反应。如果没有病,就呼一口气,邀功。

气功是中医的一部分,一定要按照气功的呼吸法来进行,这样才能把大日子和小日子过好。气功的关键在于“保腹”。

急躁的人很难“坚持到腹部”。锻炼很容易,因为你只需要在床上呼吸一次。

内容:中医艾灸养生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

通讯员:秦王磊晶晶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